霸气网游公会

 找回密码
 加入霸气
查看: 589|回复: 0

关于传奇中茶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5 08:33:36 | |阅读模式

欢迎加入霸气网游公会社区,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霸气

x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翠碧绿的一座座茶山,是上苍格外恩泽五峰土家族人民的一方方宝地,她不仅以永不匮乏的精气神饴养着祖祖辈辈勤劳善良的土家人,而且也催生和滋润了一批批身怀绝技、功底扎实的茶技师和茶艺人。这中间,有曾被人们广为传讲的《唐老茶技不献洋人》故事中的“唐老”——一个发明“水仙香茗”极品贡茶的智睿老者;也有至今让人难以忘怀的《贺龙与泗洋绿》传说中的“覃老四”——一个独创绿茶珍品“泗洋绿”的制茶高手;还有《长乐县志》里记载的制作“水仙”“茸勾”“白毛尖”等众多名茶的佚名技师。这些土家先辈制茶能手以及工艺精美的极品名茶,或因年代久远,或因文史失散,已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然而,他们或它们毕竟存在过。他们曾经创造和印证了灿烂辉煌的土家茶叶经济和茶史,他们留给土家后人乃至当今茶界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激励后来者勇攀茶叶技术高峰。于是打这以后,土家茶区崎岖的山路人,又走来一群不知疲倦而又勇于探索的茶人:黄足三、姜德仲、张修俊、胡碧峰、许锡亭、覃士才、郭世民、胡井义、罗宏业、刘声祥、张开堂、曾庆林、曾凡清、姚庆云等许许多多的五峰茶界名人、专家和土技师。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他们秉承着茶叶科技的星火之光,是他们研发了一系列摘金奇银的茶产品,是他们支撑着土家茶经济,是他们传播着古老的茶文化。这些茶的传人中,有些并不是土家人,而是进山较早的外籍茶人,但正如民间文学艺术界专家在评价五峰著名“国宝级”民间故事家刘德培时所说的那样:刘德培自定汉族族别,并不影响他故事的土家族文化背景和土家民俗特色,“没有鄂西这片繁生民间故事的土壤,长不出刘德培这盘根错节的故事大树。”同理,没有浓郁的土家茶文化土壤,也产生不了如此庞大的茶人群体。他们中间,虽然有些是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但是长期在土家地区生活工作的经历,使他们早已将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融入了这片古老的茶区,在茶的文化价值取向上逐渐趋于认同和交融。笔者专门采访过曾独立和主持设计27项新茶机产品、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攻克中外茶叶揉捻机共存“跑茶”难题的五峰茶叶机械厂总工程$2先生,在感言受到土家族茶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时,无不充满深情地说:“我的很多设计理念和思维,都源于土家能工巧匠的经验和启发,特别是有一位名叫何德春(五峰谢家坪人)的木工师傅,他做的木质揉搽机很精细,他也常常跟我讲起许多原始茶机制作知识与技巧,对我启发和帮助很大。”杨工的坦言,不仅求证了外籍茶人对土家族茶文化的认同与包容,也以求实的态度,科学地借鉴和吸收了其精髓,并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创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使土家茶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他们又是承载土家族茶文化最重要的媒介。那么,就让我们撷取一位德高望重的茶技师前辈,作为代表来解读这个群体对茶的经历和感悟吧!
他,曾于15岁进入鄂西繁华古镇渔洋关最大的茶庄“源泰”学习制茶技术,被公认是最勤奋最有悟性的学徒;他曾是中国茶叶公司汉口茶厂红茶精制加工车间的技术总管;他曾与当代中国茶界茶圣和名流冯绍裘、庄晚芳、胡浩川等大师一起互诉茶缘,同台竟技,成为事业上的同道挚友和合作伙伴;他曾被广东省茶叶公司破格提升为国二级技师,为茶叶出口创汇作出突出贡献而受到嘉奖;他曾以土家之子的赤诚胸怀,用病弱的身躯支撑着鹤峰、五峰、宣恩、建始、利川等民族地区大型红茶精制厂的技术蓝天,挽救和盘活了一个个濒临绝境的红茶加工企业。他就是一代贫民茶叶技师黄足三。
黄足三,土家族人。$2生于五峰渔洋关镇凤凰山。年幼的他因家境贫寒,无奈中断了学堂学习,但对“幼学琼林”中的古文却能倒背如流,显示出英俊年少的小足三聪明而有灵气。1925年,正逢古镇渔洋关茶号云集之时,那年足三只有十四岁。辍学谋生的不幸遭遇,使他萌生了对茶的兴趣,于是他便进入“源泰”茶号帮工学艺。“道光年间,广东茶商带领大批江西制茶技工,来到五峰渔洋关设号精制红茶,较早的有钧大福、林志成、泰和合三个庄号。嗣后湖北汉阳茶人义成生、仁华、志成等6家受其刺激,也去设庄。到民国初年,渔洋关有茶号22家(摘自$2君《宜红区毛茶产销调查》)。”这是距黄足三最初涉足学茶前约100年上下的渔洋关地区呈现的比较繁荣的茶事景象。这期间,有的茶庄走了,但又不断有新的商号到来。当年足三进入“源泰”学技帮工,渔洋关实有兴昌、同顺昌、民生、华民、民学、同福、成记和源泰等9家茶号,但数“源泰”最有实力。所有茶号大包头,即制茶技师,均为江西人占居,且制茶过程中的精细活,也多为江西技师把持,粗活、累活、苦活则由本籍工人来做。
年轻好学、勤快刻苦的黄足三,在“源泰”帮工学艺7年,对毛茶收购、筛分、半成品加工、清风、分筛、焙烘、拼样、勾堆、装箱等工序以及制茶工艺中的分筛、闹筛、簸茶、蹾茶、飘筛、搭筛和风车净茶等技术手法,细工粗活,他件件娴熟,样样精通,在茶号众多学徒中脱颖而出。毛茶筛分,是茶号最脏、最累、最苦的活,表面看来无太多的技术可言,为其他徒工所厌烦。然足三却能心静气沉,不堪苦累,按照师傅要求,做得有板有眼,有规有矩,十分出色,因而深得小包头李文藻赏识。第二年,李包头便极力举荐他,师从江西制茶高手樊希壁技师,学习半成品分筛等技术。半成品分筛也为重活,但技术性特强,多为手上绝门功夫,茶师一般是传粗不传细,传明不传暗(“暗”,指窍门的意思)。
关于毛茶筛分和半成品分筛,区别在于前者是把单一毛茶用一种筛法分出大小;后者则是红茶精制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它要求茶师视不同级别、条索大小、身骨轻重选择不同型号的筛具,要脑灵眼快,手、腕、身、臂灵敏配合,运用顿、抖、圆、闹、飘、劈等筛技,将茶按不同级别的技术工艺要求分离出来,配制成为半成品或成品。黄足三因为已有了毛茶筛分技术的基础,所以学起半成品分筛来简直就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于是他的熟练程度很快超出了一些江西老茶师。在“源泰”师从樊希壁等技师4年多时间里,他心灵手巧,勤学苦练,尊敬师傅,赢得师傅们的信任和喜爱,因而尽得师傅真传,茶技日见长进。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先后做过焙房、清茶场、拣场、成箱场等其它技术工序,对红茶精制全套技术已是烂熟于胸。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有志于在制茶技术上成就一番事业的土家族年轻人,正憋足了劲,在艰苦的环境里磨励自己的秉性和意志,在与茶的朝夕相伴中培养爱茶恋茶的神圣情感,在做一切有关茶的精制工艺的技能操练和知识储备。这段经历令足三受益匪浅,让他经生难忘。同时这段经历对他也显得超乎寻常的重要。7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来身就不算短,况且,正值他风华正茂的年轻时代,2550多个日夜苦力般的茶事生活,铸就了一个土家茶工汉子完美的人格,也促成了他作为一个土家茶人世界观的形成。他身上不仅仅有一般土家人具备的优秀品质:正直而不固执,憨厚而不愚笨,勤奋而不懈怠,吃苦而不怨烦。同时还有一些新的闪光的气质: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善于吸取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人独特的绝门功夫。为了练就过硬的技能,他要花费此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承受更多的劳累和辛苦,而他奉还给人们和****的是最好的技术和上乘品质的茶叶。这段宝贵的经历使得他渐渐从本源上认知和了解了茶,一种与茶相依、与茶为伴的情结,簇拥着他年轻的心继续以后的人生之路。同样,也是这段宝贵的经历,对他后来的成长,乃至全部人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成就了他在许多大型茶叶公司或茶厂的技术权威地位,而设下了光彩的伏笔,这是后话。
1932年春,黄足三因故离开了“源泰”商号,应聘“同顺昌”茶号,做了一段时间小包头。次年又回“源泰”老行,被老板派往宜都“天成”茶号做茶师。岂料“天成”因经营亏空而歇业停办,于是他只好回到渔洋关另谋生路。这段时间,因没有施展自己制茶才艺的机会,他内心苦闷之极。熬到1934年,适逢“民生”茶号大东家刘祥兴(系湖南迁入渔洋关的精明商贾,初做小本生意,后置办茶庄)招募茶技师,刘早已仰慕足三的手艺和人品,辞退了原有江西茶师,诚邀他加盟,以振兴本地茶业。于是足三开始了他茶生涯中的最初的辉煌之旅。
1937年初,黄足三执掌“民生”茶号技师,大胆改革传统制茶工艺和管理办法,并根据自己摸索一些经验,细化了红茶精制过程中的工序:“对收进的毛茶原料,由原来不分级堆放,加工投料滚堆,改为分级堆放,按级加工,调剂拼堆,”从而全程保证与提高了成品茶品质。这条经验以至以后相当长时期内,在整个五峰鹤峰茶区都一直被借鉴和沿用。“按茶号规距习惯,首批茶开耙成箱,多在端午节后,”其实,茶属季节性商品,上市时间应越早越好。黄足三深谙此道,抢抓季节,提前做好了毛茶收购、精制、成箱等一系列准备。“人勤春来早,”这年端午节前,民生茶号首批“香艳”牌宜红功夫茶运抵汉口。几天后,信差赶回堂上(离渔洋关镇约1里路的小地名),即沿途燃放鞭炮至“民生”茶号门前。信差将从宜都取回的电报递给老板刘祥兴,原来是茶号所加工的“香艳”牌宜红功夫茶,成了汉口洋行的抢手货,每担售价比其它茶号的茶高出官银5两。此消息不径而走,一时轰动古镇,前来贺喜者络绎不绝。此时的足三,脸上绽开了欣慰的笑容,因为这茶都是经过他的双手精工细作而成的呀!这是五峰土家茶区最早靠品质取胜的一只品牌茶,也为以后宜红功夫茶获得美誉奠定了基础。
“七七”事变以后,日寇全面入侵中国,小鬼子不仅在军事上蹂躏中华,在经济上也摧残着我们的国基。受其影响,“民生”茶号难以维系,至1940年全国所有通商口岸均被日寇封锁,这一年,渔洋关所有茶号蚀本并相继停业。黄足三亦与其他茶工一样,忍痛告别寄予生命和希望的制茶手艺与商号,被迫回到老家凤凰山。
1942年,湖北省平价物品供应处在五峰水尽司新衙门创办制茶所,该所负责人谢栋臣聘请黄足三为技术员,然抗战期间,国无宁日,制茶业依旧凋零,制茶所生产不时陷入低迷,除生产少量红茶外,仅仅加工一点玉露、烘青传统绿茶。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该所易名为中国茶叶公司湖北民生茶叶公司五鹤茶厂,黄足三任茶厂技术员。时值战乱中的五鹤茶厂亦是每况愈下,至1948年停办。这期间是他最困惑无奈的几年,拥有一手过硬的制茶技术,却无处施展才能与抱负.....
$2,五峰迎来了全境解放。国家十分重视“宜红茶”茶区的恢复与建设,随即筹建“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渔洋关宜红收购处”。由于黄足三是众人皆知的制茶名师,故收购处筹备组慕名请他加入。盼来解放的他,自然是愉快的第一个报名入列,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筹备工作。不久,收购处正式挂牌,该处是隶属于中南区茶叶公司设点最早的分支机构,其管辖范围主要为出产“宜红茶”的湖北五峰、鹤峰、长阳、宜都、恩施和湖南石门等县。此时的足三师傅已是近40岁的不惑之年了,他预感一个充分施展自己才华和抱负的时间终于快到了,于是,在收购处的半年多时间里,尽管工作调换了数次,但他从无怨言,而且,他总是尽心尽力去办好一件事。
1950年9月中旬,繁忙的茶叶收购旺季刚过,收购处接到中南区公司紧急通知:要求迅速在渔洋关组织150人的茶叶精制加工队伍,点名由黄足三带队,“国庆”节前赶赴汉口茶厂,完成突击加工出口宜红茶的特殊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当年宜红茶产区的原料,全部调至汉口茶厂精制、拼配,然后出口。此前,茶厂的领班及技工多为江西人,由于种种原因,生产进度十分缓慢,而当时加工的那批宜红茶,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前苏联老大哥的首批贸易计划中的重要商品,能否按时交货,中茶公司、中南区公司和前苏联驻汉专家及商务代表无一不都心疾如焚。
此刻的黄足三,可谓临危受命,承担了极大的经济风险和****风险,他以超常的勇气,毅然挑起了总领班、车间主任和技术员三副重担,率领150名五峰籍茶工,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当年11月5日,仅1个月时间,3000担成品茶拼配装箱,超过了200多名江西茶工用了5个月的时间仅加工1000多担红茶的数量,经外方验收质量全部合格。这是何等的令人震撼呵!苏联专家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中南公司、汉口茶厂的领导们也如释重负。然而,有谁知道足三师傅和他们茶工弟兄们该是吃了多么大的苦,受了多少的累呵!笔者也不曾与这些来自家乡的茶工队伍里任何一员有缘晤面,每每从不是正规出版物的小册子里读到他们的那次义举,总是以一种激动、敬佩的心情,默默地缅怀他们的特殊业绩,我常常也不知道该问谁,在茶史上,这般如此重大的茶事,居然在许多的大典中找不到相关的记载或踪迹?茶史,尤其是宜红茶史应该为土家茶工们添上光彩的一笔!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而茶叶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将茶列为二类统购统销物质,出口则属于一类商品,而且,当时茶叶生产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的十几个省份。汉口作为中南唯一的对外口岸,地位十分突出。汉口茶厂2000多名员工,承担着中南6个省调入成品茶的拼配审评加工,同时还有部分宜红茶精制加工任务。因而汉口茶厂的审评拼配技术员,其重要职责也就非同小可。1952年,由于黄足三突出的组织才能和专业技术表现,被中南地区茶叶公司提升为汉口茶厂专职审评拼配技术员,直接对出口宜红茶质量全面把关负责。
黄足三在汉口茶厂期间,是他的茶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转折,他遇见了一位带给他影响极深的志同道合者——冯绍裘。“冯系湖南桃源人,早年留苏,专攻茶叶精制加工、审评拼配及成品茶出口等专业。回国后就职于国民党政府实业部,与吴觉农、胡浩川、范和均、庄晚芳等知名茶学专家在上海创办了茶叶商检委员会,为该会七委员之一。解放后,冯出任湖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总技师、高级工程师,50年代还兼任对苏茶叶贸易中方首席专家代表。”应该说黄足三与$2先生之间,无论从学识、资历、地位、见识等方面来讲,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充其量他也不过只是一个极普通的茶工而已。但$2先生却非常赞赏他,不仅看重他的人品,看重他过硬的技能,更看重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赞叹他仅凭眼力感官便可以得出精确到0.1以下的茶叶水份含量的判断绝技。这足以说明他在红茶精制加工技术上是非常优秀的,从骨子里都折射出对茶的至高理解,使得他极有缘份常与冯绍裘、吴觉农、胡浩川等茶界大师及驻汉苏联专家在一起切磋茶技,他以土家人对兄弟民族和汉文化特有的善待与借鉴,不断地从那些茶叶大家身上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涵养完善提高自己。
历史往往好象有意做了安排,一定要由茶界大师和精英们当场考察检验一下黄足三是否真材实料。1952年10月,中茶总公$2先生和华东区分公司部分专家来汉,进行业务调研与交流,时逢中南区公司在汉口茶厂选样会评宜红毛茶。现场均是国内举足轻重、字字权威的茶界学者和专家,面对五峰、宜都、长阳、鹤峰四县选送的毛茶套样,黄足三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功底,镇静自若,成竹在胸,一一进行精彩点评,得到现场国家级专家群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充分展示了一个土家族茶叶“土专家”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水平。
1951年至1953年5月,正是黄足三在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遭遇了一场人生的大起大落。竟管他的心灵深处受到了无情的伤害,但他依旧对茶眷恋不止,他以山里土家人特有的厚道,把个人荣辱和恩怨撂在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茶事业中去。1954年春节刚过,他第一个报名奔赴南国广州,参加了广东省茶叶公司援建工作,被任命为该公司广州茶厂审评室四级技术员。在当时的广东分公司内,茶叶审评拼配无人能超过黄足三师傅。但工作内容实际比汉口茶厂复杂的得多,而且许多业务从未接触过。他把这一切看作是一个新的起点,红茶、白茶、绿茶、乌龙茶、花茶、混合茶加工与拼配,一样一样重新学。掌握各地原料价格、市场行情,熟悉不同配方的成本核算,很快适应了工作需要,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对外出口的审评拼配任务。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真实地反映足三师傅的超人之处:1955年,公司承接了一笔出口业务,必须按外商的贸易样品和配方组织生产,要求极为严格,细心的足三反复拼配小样,认真计算成本,他预选了几套方案,通过比对和分析,如果按外商的要求设计拼配比例,这笔业务肯定亏本。那么,国际声誉、国家关系及公司利益均会招至严重损害。若改变配方,不仅质量可以保证,而且还能赚钱,但这需要承担风险。当然,这风险是建立在他严密的分析和精细的拼配之上的。对此,厂里也充分信赖他的方案,及时采纳了他的建议。经公司批准,完全按他的方案组织生产。结果交货时,外商十分满意,仅这一笔业务,公司净赚了8万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黄足三制茶思维严谨而不蔬漏,技术态度科学而又富于创新精神。如果墨守陈规,肯定做不了这笔生意;如果对茶叶精制加工缺乏系统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亦同样做不成这笔生意。为了表彰足三师傅的突出贡献,公司颁给了他“提合理化建议大奖”,评为公司年度劳模,并按净获利润的10%比例,奖励给他8千元现金,后来他却将奖金分文不少地回赠给了公司,用于企业技术革新改造基金。正是缘于足三师傅的宽阔胸怀和高超技术,公司破格提升他为二级技术员。这在当时,仅有广东省茶叶公司总技师张伯经属于国家级专家和另一位一级技术员薛秋强以外,足三师傅的技术级别就已相当显赫了。
在广州茶厂的五年,对于一个来自土家族山区的普通茶师来说,无异于像一只闯过群峦叠峰的山鹰,扶摇着坚强的翅膀,冲破****,翱翔在更加广阔的天空。这时的足三,在料理茶事的间隙,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制茶技术,升华制茶理念,制备改革传统工艺。他终年不知疲倦地驰骋在南国茶的海洋里,制茶风格日趋沉稳,技术水平愈加精湛,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除了掌管审评拼配的关键环节,还常常随着公司的张伯经、薛秋强、罗齐枯等茶界大师们一道,奔赴于广西、福建、海南等沿海茶区,进行调研培训和业务辅导,以自己的亲历和感受,传授茶叶精制加工、审评拼配技术,将毕生的茶学真得与智慧火花,撒遍南国大地,帮助公司拓展业绩。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广东省茶叶公司迅速跻身全国几十家专业茶叶公司前列,内销出口两旺,尤以外贸出口与上海、汉口两家公司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甚至在出口品类较另二家公司更为多样齐全,出口范围波及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广州茶叶公司及广州茶厂能有如此之局面,足三师傅功不可没。由于自小和长期的筋骨劳累,过度的操心劳神和身体透支,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1958年他终于被疾病击倒,且久治不愈,不得已他提出病退。尽管公司领导和同道执意挽留,但时时处处为人着想的足三师傅,惟恐拖累公司和茶厂,还是毅然于同年9月回到故乡五峰。
离开了熟悉的审评拼配室,听不见茶叶加工机械悦耳的声响,闻不到清新的茶香,足三在家中度日如年,心情沮丧的他,只能拖着缠病的身体,踱步在家乡的茶山,流连于茶园里,抚摸着刚刚被秋雨浇淋过的茶树和叶片,排谴内心深处的惆怅心绪。恰巧,这期间邻县鹤峰筹建红茶精制厂,精明的书记厂长们,早闻黄足三在国内茶界的名气和技术,慕名专程亲赴渔洋关凤凰山足三师傅家,恭请他挂帅掌盘。“金诚所至,金石为开。”经不住客人的再三恳求,或许,也还有那份未了的茶情,有病在身的他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这一去就是13年。鹤峰茶厂的全套工艺流程、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把关、生产指挥与调度、审评拼配、传授技术等等,无不浸透了黄足三的心血,甚至产品的销售,都得益于他在业内的信誉和影响。该厂筹建因未经报批,所以其产品曾经一度遭湖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拒收或降级的冷遇和尴尬,同样也是靠他的诚信和人格魅力,帮助企业化解了决定生存与发展的致命难题。该厂自1960年投产至1963年短短几年里,实现利润突破60万元。足三师傅为鹤峰人民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从鹤峰开办茶厂的经验可以看出,红茶精制潜藏着巨大的商机,五峰县委审时度势,决定在渔洋关兴建红茶精制厂。其实,早在1951年初,中南茶叶公司多次酝酿在五峰渔洋关兴办茶厂,考虑交通上的不便(当时没有公路),最后厂址改在宜都,即后来的宜都茶厂。当然,厂址选在任何地方都对国家有利,但相对土家地区而言,拥有的资源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成经济优势。茶叶是这样,烟叶等其他特产亦何尝不是如此?只能靠廉卖初级农副产品,获得微乎其微的皮毛收入。笔者以为,这是导致长期以来、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广大土家地区经济始终摆脱不了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当然这是题外话。1974年,经五峰县委政府多方运筹立项,斡旋说服,县精制茶厂在10多万茶山父老期待的目光下,终于破土动工了。1975年7月,一座集精制车间、包装车间、板箱车间、拣场车间、原料仓库及全套生产设备的现代化工厂——湖北省五峰精制茶厂,在昔日茶商川流不息、茶号通霄达旦烘焙制茶的古镇渔洋关诞生了。竣工投产前,已是万事具备,只缺一位掌盘技师——“一位熟悉茶叶精制加工工艺流程,确保产品品质及技术指标,具有实际茶叶审评拼配工作经验和一定茶叶出口业务知识的能人。”于是人们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了黄足三师傅。
此时,黄足三仍在支撑着鹤峰茶厂的半壁江山。五峰精制茶厂厂长(兼书记)高昌美曾两次亲赴鹤峰茶厂求援,但鹤峰方面均以离不开黄足三为由婉言拒绝。最后,经五峰县财办、工办的领导出面协调,终才促成足三师傅支援五峰事宜。这年,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岁月的颠沛流离,磨励了他坚毅的民族性格,看着他满头的银发,人们更增添了对他的敬重之情,打这起,大家都亲呢地称他为黄老。听到来自家乡的呼唤,回忆从14岁光着脚丫在“源泰”帮工学艺开始,到后来40多年走南闯北的茶生涯,黄老感慨万千,内心深处涌动着殷愫的桑梓之情,他深爱着他的故土,眷恋家乡的亲人,更牵挂家乡的茶山和茶业。叶落归根是中国民间老百姓最朴素实在的想法,然而,此时此刻的黄老考虑得更多的是用自己的技术和余热回馈故乡。
在五峰茶厂试产的前夜,在审评室、在拼配车间、在生产流水线上,人们可以经常看见黄老分外忙碌的身影,像一次大的战役总指挥,黄老以他几十年丰富的治茶经验和管理能力,运筹帷幄,胸有成竹,井然有序地组织指挥生产,特别严把产品出厂的最后一关。10月初,五峰茶厂首批成品红茶运抵汉口,经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商检验收,全部合格。投产当年加工生产成品茶3600担,合格率均为100%,创造利润10余万元。五峰茶厂自1975年投产至1996年,共生产加工出口宜红茶10000多吨,累计为国家创汇2000多万美元,上交利税2500万元。亦曾两度捧回湖北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证书,两次荣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后据新版《五峰县志》(北京城市出版社1984年版)载文:“该厂产品以毫锋显露,色泽油润,鲜香味醇,而闻名中外,行销湖北、福建、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和香港、前苏联、美国、波兰、德国、匈牙利等国际市场。”这里面无不浸透了黄老的心血。人们曾于1996年粗略地作过一个统计:时年86岁高龄的黄老,从事茶叶加工、精制、审评、拼配业务60余年,经过他的手的茶有红、绿、乌、黑、白、黄等6大类近50个亚种,审评拼配出口茶万吨以上,出口到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值超过1亿元以上,为国家盈利1000多万美元,且从未出现过一次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土家茶人和技师对国家的贡献啊!
关于茶叶品质技术质量的控制,黄老是严得出了名的“黑包公”,这也缘于他的茶学精神和独特的制茶感悟,每一道工序,都有极其严格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标准,他不仅带头认真去做,而且也要求弟子们和其他茶工严格执行,否则他会毫不客气地指责批评,并责令返工,甚至他会动怒。黄老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作风,实质上就是一位与茶打了一辈交道的茶人朴实诚信理念的真实反映。正是由于老人一生的这种恪守与追求,才赢得了国内数家大公司的极高信誉。几十年来,五峰、鹤峰两地茶界流传一段佳话:汉口、上海、广州等公司,只要看见审评单上有“黄足三”的亲笔签名,不但原级照收,且皆不开箱复验。当然,作为出口商品,各公司肯定要例行验收手续,但对黄老经手拼配审评的成品茶质量信赖和放心,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黄足三,一个普通茶人的名字,不仅过去是,今天看上去依旧是:金灿灿、光闪闪!
一个在茶的风雨中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土家籍茶人,黄老直至86岁高龄时,仍十分关心祖国茶业的发展,也牵挂着家乡宜红茶的复苏与振兴。他以几十年为茶的阅历和独特视角,对国内茶叶生产、消费日渐贵族化的趋势深感忧虑。他并不反对开发名优茶,但他认为普通老百姓是喝不起名茶的,而普通百姓才是茶叶市场消费的主要群体,他提出了茶叶生产与发展的方向问题。值此,笔者忽然联想到2003年五峰举办首届品茶旅游节期间,“宜昌市三峡茶文化研究会”在五峰成立时,浙江大学博导梁月荣教授的一席话:“名茶是否为大多数老百姓买得起?打打品牌可以,但作为生产者,主要应面向老百姓及工薪阶层消费者。”显然,专家的忠告是警醒生产企业要注意茶叶生产的主要方向。比较两者的说法,我们不难发现,十多年前黄老所持的意见与专家学者的观点有惊人的相似,体现了黄老以人为本的茶学精神和恬淡的理性思考,折射出黄老多年来对茶的蕴意的深刻理解和研究,反映了他厚实的茶实践基础。对于宜红功夫茶市场的低迷、甚至消萎,做了一辈红茶精制的黄老,显得格外伤感,也很无奈,毕竟市场游戏规则太复杂,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黄老坚信,曾经备受外商青睐争抢的、几乎与“祁红”、“滇红”齐名的“宜红”,是风靡海外的纯天然优质饮品,一定会重振雄风的,表现了一代土家制茶大师始终不愿放弃的守候和期盼!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2,88岁的黄老,终于走完了他的茶的一生,人们怀着一份悲伤和遗憾,沉痛凭吊这位和善的老人。遗憾是因为没来得及系统整理发掘他的一切有关茶的经历、经验和技术,包括文字、图片、声像资料。这些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惋惜的,无法弥补。不过,好在他身后已有一支30多人的师传弟子,正沿着他的脚印,继承着他未竟的事业。黄老给广袤的土家茶区、土家茶农及土家茶文化热心研究者留下了一种精神,笔者在此借用我国茶业界老前辈$2教授的一段话,来昭示黄老的这种精神:“茶,不论生长的环境是僻谷还是偏野,从不顾自身的给养厚薄,也不管酷暑与寒冬,每逢春回大地,皆尽情抽了新芽,供人采用。周而复始地默默地为人类作出无私的奉献,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就是黄足三老人,一位土生土长的茶技师一辈子“以身许茶”、献身于茶业的茶人精神,他的精神与茶山同在,他的精神与日月同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霸气网游公会 ( 蜀ICP备18016790号-3 )

GMT+8, 2024-12-22 15:49 , Processed in 0.07498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