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网游公会

 找回密码
 加入霸气
查看: 7604|回复: 139

[武侠·仙侠] 《我傍上了武则天》 作者:曲风 [版主编辑1楼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0 03: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加入霸气网游公会社区,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霸气

x
我傍上了武则天
简介:
      放着极品MM不主动去泡
  放着绚丽的江山不抢着去坐
  女皇真好吗?
  他想干什么?
  本文属轻松YY之作,不是严谨的历史,请勿对号!


连载中,请别随便回复


[ 本帖最后由 霸气╉佐笾 于 2008-11-16 21: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元宝 +287 收起 理由
霸气╉無敵尛彬 + 287 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03: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则天历史资料

  名人姓名:武则天
  出生年代:624-705
  名人职称: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名人国家:中国(唐朝)
  相关介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号(周)。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祖籍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四川省广元市人(在广元皇泽寺有1955年出土的后蜀主孟昶“广政碑”(公元959年),它是考证武则天出生于广元的重要依据。)。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生母是武士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徐世等一些朝中要员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自此,皇家内宫大权,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另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显庆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由于则天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诿不决,甚为群臣敬服。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代>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其次,是修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人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高贵而为所欲为。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修成的《姓氏录》再也看不到士族贵族的特权,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
  再次,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恐怖的斩杀,广泛的株连,充分地暴露出武后的冷酷果断。
  公元69O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己当了皇帝,此时她已经是67岁的高龄。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
  对于农业生产,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O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i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
  在抗击外来人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武则天掌权近半个世纪的较长时期内,也有很多过失。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使不少污吏横行一时。他们刑讯逼供,滥杀无辜,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虽然对武周政权的巩固起过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她放手选官,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
  她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称她为“武则天”。同年十一月去世。
  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03: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则天历史资料2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天下渐平,诸事晏安。一日,忽然太白星白天显现于天空,且一连多日不断出现这种天文景象。古人迷信,唐太宗君臣一边自我反省政事阙失,一面让主管天文的太史“勾沉典籍”,进行推占。不知是查了《易经》还是“扶乩”所得,太史奏报:“女三昌”。面对如此玄玄乎乎三个字,太宗君臣商量了半天,也没整出什么头绪。同时,民间又有谶言歌谣传入内廷:“当有女武王者”——“女”了半天,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心多恶之”,总有不祥之兆的种预感。
  唐太宗朝君臣关系十分欢洽,一天晚上,李世民在内廷宴请心腹武官多人,飞觞仰饮,大家好不痛快。喝到一半,为了使气氛更加融洽、欢快,太宗令诸将作酒令,各自报出自己儿时的小名,以此作引,以博戏乐。轮到左武卫将军李君羡,这位将军长身虎须,一脸络腮,自报小名:“五娘子”。
  话言刚落,殿内的武将们笑成一片,东倒西歪。太宗初听李君羡的小名时也不禁发噱:“何物女子,如此勇猛!”
  电光石火之间,太宗面色忽然一变,低头沉吟。当然,与宴的诸位武将,包括李君羡自己在内,均未注意李世民当时面部表情的变化。美酒醉人,皇帝又是主人翁,天大的面子,谁能不尽醉方休!
  李君羡,洺州武安人(一个“武”),封武连郡公(两个“武”),时为左武卫将军(三个“武”),值守玄武门(四个“武”,玄武门是宫城最重要的咽喉要地,因此有数次宫廷政变都在此处发生,包括洛阳宫的玄武门,均是“制高点”),当然,最要命的,当属李君羡小名“五娘子”——“女三昌”、“女武王者” ——莫非正是这位身为皇家禁卫军的李姓武将?
  太宗宴毕,退至寝殿,细思李君羡为人。此人也是武艺绝伦之辈,本属王世充贴身侍卫官(骠骑),因讨厌王世充的为人,潜结数人从洛阳城中潜出,投靠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太宗引为左右,从讨刘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战必单骑先锋陷阵,前后赐以宫女、马牛、黄金、杂彩,不可胜数。”
  就是这样一个武功盖世、一心事唐的壮士,神勇与尉迟敬德、秦数宝相匹的猛将军,恰恰因为自己当年的一个小名“五娘子”,使得太宗皇帝浮想连翩,夜不能寐。
  “会御史奏(李)君羡与妖人员道信潜相谋结,相为不轨,遂下诏诛之。”史书为尊者讳,给人一种李君羡倒霉,有人牵告他。其实,肯定是太宗李世民杀心顿起,为后世天下计,派人诬引,杀掉了这个他认定符合谶谣中的“女武王”的将军。人要倒霉,祸从天降,李君羡将军正是这种倒了八辈子血霉的晦气包,一人被杀不说,株连三族。上百人头落地,起因竟在于两三句的“歌诗谶言”。
  没过几年,听说工部尚书武士鷿女儿貌美,时年十四,太宗一时兴起,召小姑娘入宫破瓜。女孩圆脸大眼,媚笑动人,太宗名之为“媚娘”。尝了几口,也觉平平,胖丫头肉紧腮圆,双目炯炯,不是太宗喜欢的那种温柔类型,但毕竟是高祖李渊老友武大叔的女儿,怎么也得给个“才人”封号。恰恰是这个武才人,才真正是那个应谚的“女武王”。日后,数百上千李姓凤子龙孙,皆被这位当时的肥胖闺女弄死。她还化唐为周,差点让唐朝三世而亡。
  ***
  茅庐初出——武才人与太宗、高宗的父子“情缘”
  说起武则天,笔者想起那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少女刘胡兰。看客至此,可能大有晒然之意:武则天和刘胡兰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位女皇帝也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当然不是,武则天吗,生的很胖,死的很差。老武与小刘的共同之处,在于两个人皆是山西文水县人,真正的老乡。文水县因境内有文峪河而得名,西依吕梁,东靠汾河,春秋时名平陵,战国时称大陵。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篡唐,自立“周”朝,便改自己老家为“武兴县”,武兴者,武氏由此兴也。中宗复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仍改回文水县。可见,文水地气,总是养育女英杰,不是出乎其类,就是拨乎其萃,连十五岁小姑娘,铁血铮铮,楞是自己躺进大铡刀下为“主义”献身。
  武则天当皇帝后,大肆宣扬其父武士鷿“兴唐”的功业,其时,武老头在隋炀帝大业末年只是并州文水小地方的一个“鹰扬府队正”,即当地派出所一个所长。由于“家富于财”,高祖李渊“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也就是说,当李渊还是隋臣时,就常因公事四出巡视时,歇在这位武“所长”家。偏偏这位土财主“颇好交结”,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唐公李渊,乃当今圣上大表哥,往他身上使银子,肯定不会白瞎。
  眼见武“所长”很懂事,每次住他家,又献银子又献当地好闺女来“孝敬”,李渊很喜欢这个土财主。隋炀帝诏命李渊为太原留守,这位唐公一高兴,就把这位小县的“队正”提拔为“行军司铠”,一下子捞到太原府内专管军事后勒的肥缺,由一个副股级干部跃升为“正处”了。
  天下大乱,武士鷿“阴劝高祖举兵,自进兵书及符瑞”,此举,并非显示出这么个低级土豪多能“慧眼”识英雄,不过是乱世纷纷,人各思乱而已。推个头头出来,事成封侯,事败斩之,说不定也能封侯。李渊很高兴,但表面没有太多表示,淡淡言道:“幸勿多言。兵书、符瑞皆是朝廷禁物,你能拿来给我,我知道你的心意了。日后富贵,当与君分享。”
  李渊起事前,派其手下刘弘基、长孙顺德分别以隋廷名义四处募兵。武士鷿当时不仅和李渊关系不错,和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关系也不错。钱能通神,谁和银子都没仇,老武深知世路难行,以钱作马,自然和几个上司都热火打成一片。一次,三人饮酒、高、王二人就对老武说:“刘弘基等人假借诏命,四处征兵,我们得把他抓住,仔细鞠审。”武士鷿作惯了老好人,闻言,便从中斡旋:“那几个人是唐公李渊的心腹门下,如果真把他们抓起来,会惹出大乱子呵。”
  王威、高君雅一听,也觉有理,“由是疑而不发。”
  不久,几个人又在一起吃吃喝喝,留守司兵(军区司令手下的主力军长)田德平在座,也提起刘弘基等人四处募兵的“怪事”,劝高、王二人抓捕刘弘基,审问他到底由谁指派,敢私下募征。宴后,武士鷿私下对田德平讲:“讨捕之权,应该都由唐公李渊说了算。王威、高君雅二人,毕竟是副手,他们怎能越权抓唐公手下人呢。”田德平一想,也觉老武好心,就不再“多事”。
  虽多方回护李渊,但李氏父子、裴寂,刘文静等人密谋定大事,根本没告诉这么一个人微言轻的老武。起事后,见老武人还不错,李渊任他为大将军府铠曹,仍主管军事后勤。由于从征长安有功,李渊称帝后,封这位老友为太原郡公,拜光禄大夫。副股长级的土豪忽然成为部长级官员,老武喜望外,开始口无遮拦,逢人就讲:“我从前一直做梦,梦见高祖入长安,自为天子!”
  李渊听见老武大嘴巴,忙命人把他唤至内宫,灌他几杯老酒后,笑着数落他:“你这个老东西,当初你也是王威好哥们。今天赏给你官做,正因为当时你劝阻王威等人没有深查刘弘基募兵一事。如今事成,你天天四处瞎白乎说自己早有识人之鉴,梦见我做皇帝,是想胡咧咧当更大的官吧。”老武脸一红,忙跪下自称“死罪”。
  李渊对老武这种低出身没啥政治头脑的老友并无深忌之心,看见他在殿上叩头如捣蒜,自己心中反到不忍了,又进封他为应国公,授以大州刺史。老武活得不错,贞观九年病死在任上,赠礼部尚书,谥曰“定”。不仅武士鷿一人得以优遇,他两个哥哥也得很好待遇。大哥武士棱,也从李渊太原起义,官至司农少卿,封县公,常在皇宫内殿搞后勤,“委以农囿之事”,怎么也是皇帝家的花农,很牛。贞观中卒,赠潭州都督;二哥武士逸,在唐朝屡有战功。有一阵子,他被刘武周俘获,敌营好几年,仍暗中派人向唐朝送报敌情。刘武周败后,武士逸归唐,累受李渊表扬。贞观初,武士逸为韶州刺史,卒于官。
  可见,武则天父亲一辈,看准时机,太原从龙;李唐一家投挑报李,对这一大家子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
  太宗在世时,武才人虽被开苞,却并非深受皇帝爱幸之人。倒是当时的太子李治,偶见武才人那丰腴的“胖倩影”,深记于心,所谓“各花入各眼”,言不虚也。
  太宗驾崩,武才人削发为尼,在感业寺的青灯下熬了数日。已是皇帝的李治拜佛为名,在寺庙里搂住这位小妈就是一顿乱亲,互诉衷肠。召入宫中之后,武“才人”成为了武“昭仪”,不久,进号“宸妃”。此后故事,耳熟能详,最让人心惊肉跳的,莫过于武氏为了搞掉对手王皇后,竟然忍心亲手掐死自己粉雕玉琢的小女儿,然后向高宗哭诉是王皇后所为,残忍心机,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废掉皇后在高宗时代是天大的事情,看似“皇帝家事”,实际涉及当时关、陇大族与庶族地主间的勾心斗角与暗中角力。唐太宗时,对山东士族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打击,但对以武川军阀为主的“自已人”关陇大族却竭力维护、提携。高宗正妻王皇后,名门大族之女,又是高祖李渊同母妹同安长公主的侄孙女,是太宗当时为儿子“御选”的“佳妻”。长孙无忌作为帝舅,与韩瑗、于志宁(此人虽首鼠两端,其实也是反对武氏为后的一派),褚遂良、来济等关陇士族派系,明确反对高宗废后。出身于庶族地主的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属于长期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寒族”,名义上是拥立武则天为皇后(其实武氏本人也属关陇家族),其实是想籍此提高自身的势力,在政治上想来个大翻盘,如果“押宝”成功,就不仅仅是扬眉吐气的事情,而且是扳倒敌对势力的倾力一击。
  恰巧,唐高宗李治又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惧内虫,对武氏宠幸正浓,怎么看王皇后怎么不顺眼。当然,高宗素来懦弱,亲舅与一帮重臣皆持反对意见,他还真不敢马上就施以“龙威”。但李勣一句话,一下子让高宗“茅塞顿开”:“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深谙宫廷政治之道的李勣老好人一个,自然不愿得罪皇帝。有这么一个重臣表态,高宗、武氏大喜过望,终于心中意决。
  永徽六年十一月,高宗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没过几日,奉承上意的“百官”一齐上表,请立中宫。水到渠成,武氏被立为皇后,“百官朝皇后于肃义门”,武媚娘终于尝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滋味(按理讲应是二人“之下”,太宗、高宗是也)。
  高宗遂愿之后,眼见武后天天兴高采烈,总算满足了这位挚爱妇人的心愿。懦人易生怜悯,笑语之闲,李治有时也念起被囚于深宫后院的王皇后与萧妃,毕竟曾经云雨枕席,结发情深。趁武后不注意,高宗带几个小内侍,溜至王后、萧妃的囚所,发现二人的牢室连窗带门都被封闭死,只在墙上凿出一个小洞“以通食器”,见此,李治不觉“恻然伤之”,低呼道:“皇后、淑妃,你们俩在里面吗?”
  王后闻听是高宗的声音,哽咽不自胜,泣答:“妾等得罪,已为宫婢,怎敢劳陛下以昔日位号称呼我们……希望至尊您看在往昔情份上,让妾二人能重见日月,得以在院子里活动就可以,当改此院名为‘回心院’”。
  高宗声中有颤,说:“朕会有处置。”
  这位懦君“慈悲”,反而为王皇后、萧淑妃招来立时的杀身之祸。
  武后闻听消息后,登时大怒,马上派去一队身强力壮的太监,把王皇后与萧淑妃按在小里屋,各击大杖一百,并断去两人的手足,放在两个大酒瓮中,阴险笑道:“让这两个婆娘骨醉!”可怜花月美人,玉肌天眷,遍体伤痕,四肢被剁,被浸入于宫殿美酒之中,一时间受尽折磨,求死不得。酒精有杀菌、收敛、止血作用,故而二人“数日而死”。其中煎熬,令人想起都不寒而粟。就这样,武后仍旧不依不饶,“又斩之”。如此阴毒妇人,高宗册封她为皇后的诏册中竟然称其“誉重椒闱,德光兰掖……嫔嫱之间,未尝迕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处死两个“情敌”,武氏又下令改王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当时,即使是跪受杖刑、斩刑的“诏令”,王皇后娴淑女人,仍旧起身再拜,声称:“愿皇上万岁,武昭仪承恩日隆,此去一死,本为吾命。”萧妃则大骂:“阿武(武后)妖滑,是她陷我们于此地!愿下辈子我生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食其肉!”
  武后听闻两人死状,高兴之余也怀惊恐。毕竟刚开始做坏事,心里也不安稳,便下敕宫中不得养猫。“武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除掉情敌,武后计谋长远,又在李义府、许敬宗二人帮助下,陆续把褚遂良、长孙无忌、韩瑗、于志宁等人贬僻远之地。诸人没能在半路病死的,到了当地就被武后党人活活弄死,斩草除根。
  武后在宫廷政治斗争中屡屡得手,其中出力最大的,当属许敬宗、李义府二人。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其父许善心是隋朝礼部侍郎。隋炀帝被弑,宇文化及滥杀朝臣,许善心自然不免。当时,身为儿子的许敬宗“拜乞求哀”,为时人所耻。许敬宗乞得一命,投在瓦岗李密手下,当时与魏征“同为管记”,都是中下级幕僚。武德初年,秦王李世民知其有文名,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葬礼,追悼大会上,百官萧穆,屏息悲哀(不装也要装)。大臣欧阳询“状貌丑异”,从许敬宗面前过,这位爷竟然“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贬至洪州。贞观十七年,因他修撰唐朝《武德实录》、《贞观实录》有功,又调回京城。唐太宗在驻跸山大破高丽,许敬宗“立于马前受旨草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并得到日后成为皇帝的皇太子李治叹赏。高宗嗣位,许敬宗代替于志宁为礼部尚书。不久,由于嫁女与岭南蛮酋冯盎之子,多纳金宝,为所司弹劾,贬为郑州刺史。老小子外放心急,千方百计活动回城,力赞高宗废王皇立武则天,并相继谗构长孙无忌等人,深获高宗、武后宠信。许敬宗晚年,主修国史,谁得罪过自己就编排谁家的“罪恶过失”,谁给钱就给谁的先人大作“赞歌”,收银无数。同时,老许头好色无度,临老又收其母婢为妾,此妾又与他的长子许昂私通,一家乱伦,颇多秽声。不过,坏人好报应,高宗显亨三年,许敬宗善终于家,年八十一。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太宗时代,也是因其文笔不俗,为刘洎、马周(三人是同性恋伙伴)等人所荐,入朝中为监察御史。进京后,李义府又除太子舍人,得与日后的高宗相往来,关系甚密,因参撰《晋书》有功,被太宗“优诏赐帛”。高宗时,迁为中书合人,加弘文馆学士。为了更加飞黄腾达,李义府不遗余力,力襄武氏成为皇后,出了不少非常好的“坏主意”。事成之后,擢拜中书侍郎,赐以男爵。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嘻怡微笑,而褊忌阴贼”,笑里藏刀的典故,正是出自这位李大人。“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时人称其为“李猫”。由于恃宠无惧,一次看见大理寺监狱中有一个犯通奸罪的妇人淳于氏貌美,他竟敢让大理丞(典狱长)毕正义把这妇人弄出来“昭雪其罪”,自已置个大宅把这淫妇养起来。他舒服不要紧,事泄,皇上下诏按问,毕正义倒因惶惧“自缢而死”。李义府一点事没有。高宗夫妇为感激李义府,“诸子孩抱者并列清官,诏为造甲第,荣宠莫之能比。而(李)义府贪冒无厌,与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爵,其门如市。多引腹心,广树朋党,倾动朝野”。可见,这一大家子上上下下都不是好东西。
  其后,李义府外任,也是贪污受贿,肆无忌惮。一次入朝,高宗都亲口劝他:“听说爱卿您的儿子、女婿多为不法,做事应谨慎些才好,我也替您多方回护,希望您嘱诫他们小心点儿,别太过份。”李义府闻言,“勃然色变,腮颈俱起”,反问皇帝:“谁和您说的?”高宗说:“我只是说说而己,您也别问谁告诉我的”。李义府不快,也不道歉,“缓步而去”。到这地步,“上亦优容之”,估计也是武后爱臣,高宗不敢拿他怎么样。李义府自惭自己祖上不是士族,便上奏改窜太宗时修编的《氏族志》,把自己家描写成“世代清贵”。
  也是合该有事,有占卜者为李义府“望气”,说李家大宅“有狱气,积钱二千万乃可厌胜”,李义府闻知心急,“聚敛更急切”,并不时出城,白天黑夜登古坟四处瞭望。此举怪异,被不少人告发,说他“窥觇灾祸,阴怀异图”。这可正触皇家痛处,高宗夫妇不再容忍,审讯过后,把他一家子长流延州。毕竟有大功于皇帝皇后,以武后阴毒,竟能饶他一命。后来,因遇赦也未能放还,李义府“状愤发疾卒”,死年五十余岁。“自(李)义府流放后,朝士常忧惧,恐其复来,及闻其死,于是始安。”
  从许敬宗,李义府两人的人品以及他们所受的“宠遇”,可以想见高宗、武后两人的喜恶爱憎及卑下格调。
  ****
  “二圣”在朝——唐高宗时代的真正“皇帝”
  唐高宗在位,长达三十多年(公元649至公元683),虽属庸劣之君,又有悍毒之妇,但唐朝在这三十多年中仍旧按照惯性前进不辍,尤其是对外扩张的武功,赫赫扬扬,值得大书特书。
  高宗永徽初年,唐将高侃击降东突厥余部,生俘车鼻可汗,东突厥土地皆隶唐朝;接着,唐军又数次发大军击破西突厥叛军,活捉自称“沙钵罗可汗”的阿史那贺鲁,再把西突厥分为两部,弱而治之,基本上角决了突厥问题;显庆年间,唐军又击灭野心勃勃的百济;龙朔二年,铁勒九姓合众十多万叛唐,唐将薛仁贵征讨。铁勒部族挑选数十位军中最骁健的战士出阵挑战,薛仁贵连发三箭,射穿三人。见势不妙,十几万铁勒人一齐滚落下马,叩降请死。“(薛)仁贵悉阬之,度碛北,击其余众”,手段虽属残忍,但谱就了中国军事史上一曲至为传奇的篇章。为此,唐军军士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大将李勣不久又攻克高丽,隋炀帝、唐太宗地下有知,这两位表叔侄当举杯相碰:终于一伸恨怒之气!由此,朝鲜半岛基本处于大唐控制下,并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右武卫大将军薛仁贵率唐军两万人驻守当地;西域方面,唐朝更是在早些时候已经把在高昌的安西都护府移至中亚的龟兹国,并设濛池、昆陵二都护府。
  武后真正掌握国政,当在麟德元年(公元664)。
  武后登上皇后宝位初期,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高宗觉得她既有大志又贤惠,喜欢得不得了。得志之后,武后“专作威福”,高宗想自己决定几件朝事,都会被武后制止,“上不胜其愤”,正应了那句话:“至弱之主,必有暴怒;至暗之主,必有微明”(王夫之)。高宗生气之余,又听说有妖道郭行真常出入武后卧内,行厌胜之法,更加大怒不止。于是,他密召西台侍郎上官仪谋议。上官仪“工于五言诗”,是个词客文官,回奏说:“皇后专恣,海内不服,请皇上废掉她”。高宗点头,马上命上官仪起草废皇后的诏书。
  这边君臣二人正密谈,早有武后安排的宫女、宦者撒丫子飞奔,密报武后。武后也不慌,乘辇直入高宗寝宫,诉说自己无罪。“上(高宗)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好一个怯懦绿帽皇帝,面对悍妇,羞、惧、畏、忍,一齐涌上心间脸头,惟惟之余,他还把上官仪给“卖”了:“我本无此心,都是上官仪教我”。
  武后冷笑。
  从高宗处回到自己宫内,武后马上唤来得力走狗许敬宗,让他上书诬称上官仪与高宗长子燕王李忠谋反,不仅杀掉了上官仪父子,顺带弄死了李忠。李忠是高宗的刘妃所生长子。李忠当年降生,太宗李世民闻讯,高幸得亲自来贺李治,“酒酣起舞”,感染得在座群臣“遍舞”,可见当时满朝君臣的高兴劲儿。贞观二十年,太宗封这位皇孙为陈王。由于当时高宗王皇后无子,就养李忠为子,并经长孙无忌等人拥举,于永徽三年立为皇太子。永徽六年,王皇后被废,许敬宗等人“希旨上奏”,要求废李忠的皇太子,立武后之子李弘为皇太子。由此,李忠被废为梁王,封房州刺史。由于日渐长大,李忠“常恐不自安”,一日数惊,有时在自己家里身穿妇人衣服,以防刺客杀他。同时,他因多次作梦,常召巫士来其占卜。武后等人正要解决他,便以此为罪,把他贬为庶人,流放至黔州穷山恶水之地。由于上官仪早年作过李忠 “陈王”时的谘议,武后便乘机把这位“继子”也弄死了事。一石数鸟,可见武后的妇人之毒。
  武后杀掉上官仪、李忠后,气焰更炽。“自是上(高宗)每视事,后(武氏)垂簾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盛年皇帝,完全成为自己老婆的傀儡,这也是天下一奇。
  不仅杀继子,武后连亲儿子也照杀不误。武后生有四子,依次为李弘、李贤以及后来时而为帝时而被废的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李弘仁孝,喜读书,善待人,并曾谏阻高宗刑杀太过,很有仁德之风。咸亨年间,李弘亲见自己两个异母姐姐义阳公主、室城公主三十多岁的人,仍旧幽禁于掖庭牢室,“见之惊恻”,上表父皇,奏请放出这两个姐姐嫁人。武后听闻,杀心顿起,愤恨李弘意敢把自己死敌萧淑妃的两个女儿释放,恨记在心。过了一年多,趁李弘在合壁宫拜见自己,武后下毒,把自己的长子毒死,时年二十四。同年,她又立自己的二儿子李贤为皇太子。
  李贤“容止端雅,深为高宗所嗟赏”。但武后宠臣明崇俨密奏说李贤“状类太宗”,武后很害怕这个儿子日后不好控制。同时,宫内的宦者、宫女又都私下议论李贤实际上武后姐姐韩国夫人所生,众议纷纷,李贤“亦自疑惧”。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明崇俨在京中被人暗杀,武后怀疑是李贤所为,便借事把他废为庶人,迁于巴州看管。后来,酷吏丘神勣承武后旨意,逼令李贤自杀,时年三十二。李贤长子李光顺,也被祖母诛杀;二子李守义病死;三子李守礼,“以父得罪,十数年不出庭院”,直到玄宗继位,这位王爷才有了好日子过,封为邠王。诸位宗室王爷宴饮,这位邠王有“天气预报”之称。数日连阴,李守礼会忽然说:“要晴天了”,果然一会儿就晴;艳阳高照,李守礼会高言:“马上要下雨”。话落不久,乌云顿起。诸王以为戏笑,在一次宗室大宴上,大家奏称邠王有“特异功能”。唐玄宗奇怪,就询问李守礼何以如此预验天气。守礼回答:“臣并无预晓之术。当年我父亲(李贤)被贬放后,我被囚禁于宫中十多年,每年都会被武则天数次下敕加以杖打,浑身布满伤痕。如果要下雨,臣背上即感沉闷。天要转晴,臣即感轻健,依此预知天气,并非有什么异术。”言毕,李守礼涕泗沾襟,唐玄宗也为之悯然。
  除李忠、李弘、李贤被武后杀害,高宗八个儿子,原王李孝还算病死善终,另外两个儿子泽王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也被武后杀掉。
  许王李素节是萧淑妃所生。其母被杀后,李素节被贬外放,任申州刺史。不久,又被陆续转贬,一刻也不停。武则天天授年间,思起其母旧恶,她派人把李素节和泽王李上金召入京师。临行,李素节听见城内有人送葬哀哭,感叹说:“想病死是多么一件不容易的事,怎么还如此哀哭呢!”连京城都未入,李素节就被武后派人在龙门驿用带子勒死,并杀其九子。泽王李上金与许王一同被征召入朝,听见四弟被杀,惶恐之下,也自缢而死,他七个儿子也被武后于流放途中弄死。
  笔者二十岁时,趁放暑假曾去洛阳的龙岗石窟游玩。北方秋日,空气澄明,艳阳高照,卢舍那大佛屹立于山前,庄严肃穆,结跏跌坐,令人顿起崇穆之意。大像头束高肉髻,涡状纹发型,双耳重肩,眼帘微垂,嘴角隐含意味深长的笑意,既有天国的高尚,又有人间的慈祥。据说,此尊卢舍那大佛,作于公元675年(上元二年),是仿摹武则天本人的相貌雕刻而成。笔者当时年青,还不知武则天有那么多骇人听闻的残忍“事迹”。由此,当时倒可以真正怀有“无暇”之念对佛教艺术进行最深刻的审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3: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狂汗[s:53] [s:53] [s:53] [s: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03: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官员的品级和流通货币

  唐朝官员品级
  正一品:
  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黃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別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別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別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別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別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別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唐时无论职事官或勋官、散官,均可按官品占有不同数量的永业田,职事官还可按品占有不等数量的职分田。另外,京官每年还有禄米,从正一品七百石到从九品递降到三十石,高级官员还有货币形式的俸禄。
  唐朝官员每十天休假一天,称“荀假”。此外,还有各种节令假(如春节假七天)、定省节(三年探望父母一次,共三十五天)、婚假(九天)、丧假(视与死者关系而定时间长短)、病假(最长不超百日,过百日则解职)。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旬可以退休,称致仕,五品以上官员退休由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由尚书省批准。五品以上官员退休享受半俸,有功之臣因皇帝特恩者可获全俸。
  唐代官员根据品级发放俸禄,以九品区分职级,作为发给俸禄的标准。唐代官员有散官与职官之分。散官是一种表示身份地位的等级称号,没有实际职掌,相当于我们今天机关里的局级、处级纪检监察员之类。职官表示实际职守,有职有权。各级官员的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而俸禄只依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领取的俸禄包括禄米、俸钱和职分田等。以安史之乱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实行年禄、月俸双轨制。京官正一品每年给禄米700石,从一品600石,正九品40石,从九品30石。月俸开始时称俸料,只给铜钱与食料。唐玄宗开元年间,月俸又包括杂用、防阁和庶仆等内容。防阁是一种卫士,相当于今天的警卫员,五品以上的官员才配有防阁;庶仆是一般的佣人,配给六品以下的官员。后期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但支付时往往付给谷帛等实物。唐代官员的俸钱中不但有生活费,还包括办公费,总的趋势是数额不断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钱高出京官。
  唐代官员从政府那里所得的俸禄包括禄米、土地、俸料三大项。
  一、禄米。《新唐书食货志五》云:“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递至从九品为30石,都是每年供给一次,外官无禄。至贞观初年,中书舍人高季辅建言:“外官卑品贫匮,宜给禄养亲。”此后,规定外官比京官低一等给禄,一品以50石为一等,二品三品以30石为一等,四品、五品以20石为一等,六品、七品以5石为一等,八品、九品以2石5斗为一等。若无粟则以盐代禄。此外,百官在年终考核中得到上考者,可得到奖禄一季或一年。
  二、土地。在均田制度下,唐代职事官、散官、封爵、勋官等均可按品级受职分田和永业田。据《新唐书食货志五》载,一品有职分田12顷,二品10顷,递至九品2顷,皆给百里内之地。诸州都督、都护、亲王府官二品12顷,三品10顷,递至九品2顷50亩。武官、三卫中郎将、上府折冲都尉六顷,中府五顷五十亩,递至队正、队副80亩。此外,又有永业田,亲王100顷,职事官一品60顷,郡王、职事官从一品50顷,国公、职事官从二品35顷,县公、职事官三品25顷,递至九品2顷。上柱国30顷,柱国25顷,上护军20顷,护军15顷,散官五品以上给同职事官。如果职事官被解免者,则追回田亩,若被除名者,则仅受口分之田,若袭爵者,不另给田亩。这些规定,只是政府的一种限田措施,并不能实授其地。不过,《食货志五》说:“凡给田而无地者,亩给粟二斗”。但从白居易的《问议百官职田》看,唐代官员从政府那里所得土地收入主要还是靠职分田。职分田一般按每亩收六升的租率出佃,所谓“依品而授地,计田而出租”。
  三、俸料。唐代官员的俸料制是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制定的。所谓俸料,包括月俸、食料、杂用,职事官又有防閤或庶仆(一品至五品有防閤。一品防閤96人;六品至九品有庶仆,六品有庶仆15人)。这套内容复杂的俸料制,至唐玄宗时才合为一项。《新唐书食货志五》说:“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令百官防閤、庶仆俸食杂用以月给之,总称月俸”。唐代官员的俸料法定额数与实际收入往往差别很大,这在地方官尤其为甚。其俸钱的来源有几个方面,或以公廨钱充,或以户税充,或以青苗钱充等等。
  隋唐五代的官员,按规定到了七十岁是要退休的,称之为“致仕”。官员请求致仕叫做“乞骸骨”。如果不满七十但疾病缠身者,也可提前要求退休。反之,若精力充沛,体魄健壮者,虽年过七十也可继续留任。五品以上官员退休,本人应直接上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退休者,则只要尚书省按规定统一办理即可。致仕之后,若有特殊需要,也可再度出仕。
  官员致仕时可享受一定的待遇,据《唐会要致仕官》说,有的可以加官一级,有的只是换了一个官名而品秩并未改变(致仕后,例晋一级,至宋代才成为制度)。在经济待遇方面,五品以上者致仕,终生可以享受半俸,特例可给全俸。六品以下者,旧制前四年给半俸,天宝时令给至终身。此外,三品以上致仕者还享受朔望听朝参,其班列在本品现任官之上,以表尊崇。这些制度和规定对于鼓励官员退休是有一定作用的。
  唐朝货币的基本单位:
  1贯:1000文(开元通宝)
  1两白银=1贯
  1两黄金大约等于8-10两白银。
  真正通用的货币是文、贯、白银。黄金很少使用。政府计价是以贯为单位的。
  当时的物价:一把上等陌刀的价格大约1000多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03: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引子

  梅河口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虽然它只是长白山脚下的一座小城,但它的美丽是令人陶醉的。
  梅河口在1980年以前的中国版图上你绝对找不到,从中可见其在整个中国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忽略不计并不代表没有,因为它从清代时就确确实实地存在着。特别是中国自从有了铁路之后,它的名字就日渐响亮起来。
  1927年奉(沈阳东)海(海龙)铁路通车后,当时的东边道巡抚史张学良就要来此视察。其时,梅河口车站只有六条站线,站舍也只有24平方米的小屋。铁路当局为了迎接张巡抚的到来,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总面积300多平方米的站舍,在一字平房的中间建造了100多平方米的小二楼。铁路当局的意思是:一楼为候车室,二楼为张巡抚的行宫。但是,一直等到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退至关内,也没能等到张将军亲自来梅河口视察。
  虽然其后到1945年间,先后修通了四梅、梅通、海吉铁路,梅河口成为了东北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成为军事的要地,但梅河口仍然没有什么发展,当时城区全长不过3公里,人口有1、5万。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梅河口车站这独特的二层建筑却成为了梅河口的标志,一直到1956年海龙县人民政府搬迁到梅河口后,建起了三层的县政府办公大楼,才结束了其梅河口最高建筑的历史。
  我叫曲风,是土生土长的梅河口人,要长相没长相,要身高没身高。到了25岁的时候,身高只有160cm,体重才98斤。头发有点秃,皮肤黝黑,眼睛细小,怎么看也是不招人喜欢的那种男人。但我偏偏有一颗爱美之心,找女朋友的标准是不漂亮的不找,不能打动我心的不找。这样一来,找女朋友就成为我人生中的一大难题,从初中的情窦初开,到大学的逐渐成熟,再到硕士日臻修炼,我上下求索了十几年,可上苍偏偏就像和我开了一个玩笑,仍然让我独守空房,美梦难圆。
  由于深刻地明白自身的条件“极其恶劣”,所以从初中起到硕士我无时无刻地不断“武装”自己,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我还是悲哀地发现,那些美丽的女孩根本看都不看我一眼,就好像看我一眼能脏了她们的眼睛一样,像躲瘟神一样地离我远去。每当我站在大街上,看到那些靓丽的女孩,青春蓬勃,彩衣飘飘的从我身前经过时,我不由的感叹:天啊,你为什么给了我一个聪明头脑却又把我生得这么丑啊!
  由于我追求女孩的屡屡受挫,使我再也无心把书读下去了,本来读博士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我却在拿到硕士学位后毅然地离开了学院。虽然化学专业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是一个谁也不愿意读的垃圾专业,可在我硕士毕业时却成了热门专业,各大药业公司纷纷地向我抛出了橄榄枝。由于我这人的思想保守,又有依恋家乡的情结,所以我放弃了外地一些大公司的优厚待遇,选择了家乡的龙威药业。
  5000元的工资虽然和那些大中城市的药业集团开给我工资相比是微不足道,但在梅河口这座小城已经算是超级白领了。之所以选择了家乡的龙威药业,其实还有我心中的“小九九”。梅河口市总人口有60万,但城区的人口不到20万,也就是说,农村的人口有40多万。由于我深知自身的条件“极其艰苦”,所以择偶的标准一降再降。我的想法是:梅河口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城,国有企业几经改革之后,下岗工人遍地都是,可以说除铁路企业外,现在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营单位了。即使铁路企业工资有保障,但每月工资也不过千元左右,那郊区农民生活的状态就可想而知了。虽然我的择偶标准一降再降,但娶个漂亮女孩的标准并没有降,所以我的眼睛转向了农村,想以我的高学历和高工资来吸引那些在贫困线下苦苦挣扎的农村女孩。
  事情正像我所希望的那样发展,经过同事介绍,我与一个漂亮的农村女孩确定了恋爱关系。女孩今年19岁,身材高窕,线条流畅,大大的眼睛流光四射,小巧的鼻子微微上翘,红红嘴唇棱角分明,再加上一头如瀑布的长发,根本看不出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孩,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我看重的却是她的容貌,一见使喜欢上了她。
  女孩对我并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初见我时除了对我的外表皱了一下眉外,什么也没说,爽快地同意了和我相处。
  得此美女,夫复何求。于是我抓紧一切时间和她接近,花前月下,大柳河边都留了我们身影和足迹,感情急骤温,我的心情也从此明朗起来。
  这天,我约好女孩,下班后我们在嘎嘎香吃了晚饭,我俩又喝了一瓶红酒,然后漫步在大柳河岸边。她的俏脸微红,紧紧地搂住我的胳膊,头靠在我的肩头,陶醉在这轻风荡漾的夜晚。
  我此时的心情十分舒畅,心跳随血流的加快而急促起来。看到依偎在我身上的女孩不仅心里荡漾开来。相处两个多月来虽然我们频频约会,但望着美丽无暇女孩我只有像神一样的敬仰着,生怕一伸手就破坏了眼前的美景。尽管女孩总是表现出对我依恋神情,到现在我连她的手都没握过一下。今晚的红酒我和女孩一人喝了半瓶,刚出饭店时还没觉得怎么样,被风一吹后,我感觉到了头晕,但神精也同时兴奋起来。看着依在我身上的女孩,我自然地伸出手揽住了她的细腰。女孩的身子一震,媚眼看了我一下,向我依偎的更紧了。
  此时我的热血沸腾,心情激荡,揽住女孩的手更紧了。有意思地揽着女孩走下河堤,向河边走去。女孩也发现我把她揽下河堤,只是象征性的扭了一下身子表示反对外,然后就顺从地走了下来。我们来到河边的草地上,相拥地坐了下来。一坐下来女孩便扑入我的怀中,两手搂住我的腰,小脸上扬,眼睛半睁半闭地迷离着。我一低头,正好看到她那红红的微张的两唇,似在求索,似在等待。我颤抖着把我的两唇压了上去。
  我的动作立即激起了女孩强烈的反应,由被动变得主动起来,同时香舌也丁香暗度到了我口中,我本能地吮住她的香舌使劲地吸了起来。我们抵死地缠绵着……
  女孩口中的玉液是一种淡淡的芳草清香,令我迷醉,使我沉迷之中,贪婪地吸吮着,沉醉地品尝着,直到我们俩都喘不过气来才分开。
  我和女孩相对微笑着喘息着,女孩的脸上出现了好看的驼红,胸脯一耸一耸地配合着她的喘息,整个画面极具诱人的感染力,我不由得将女孩轻轻地揽入怀中,女孩也温顺地把头伏在了我的肩上。
  女孩一伏到我的肩上她的胸部就贴上了我的胸膛,我立时就感觉到了两团的柔软,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下意识地挺了挺了胸膛迎上那醉人的柔软,还用力地蹭了蹭。
  女孩感觉到了我的磨蹭,身体并没有往后躲,而是把胸部又向我的胸膛上挺了挺,而且还温柔用胸部的柔软摩擦着我。
  我的手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抚上了女孩柔软的胸部,女孩的身子一震后顿了一下,然后便用她的胸部把我的手紧紧地压在我的胸膛上,不让我的手动,这一刻女孩心里微妙的变化被我捕捉到了,我不由得心中一阵欢喜。
  还没等我有进一步的动作时,一声轻咳让我和女孩从沉醉中清醒。我回头望去,只见一对恋人手挽手已经从我们身后的甬道上走了过去,似乎在提醒我们这里是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啊!
  我和女孩此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站起身拉起女孩向下游的吊桥处走去,女孩温柔的挽着我的胳膊依在我身上,让我感觉到了幸福温馨!
  我们携手来到吊桥之上,吊桥下是一道拦河闸,共有5个闸孔,河水漫过闸门“轰隆隆”地向下流去。我们依偎在伏桥栏杆上向下望着这雄壮的场面。
  女孩突然有了新的发现,她高兴指着水闸旁水泥台一撮泥土上的一朵不知名的**小花说:“哥哥,你看那朵小花好美啊!”
  那朵小黄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散发着一种美丽的芬芳。看到女孩醉心向往的样子,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决定,我要下去把这朵小花摘来送给心爱的女孩。
  我的眼睛在吊桥上下巡视了一遍,我发现混凝土的桥墩上镶嵌钢筋做成的扶梯,一直延伸到桥下,可能是为检查闸门方便而制造的吧。
  看到这儿,我对女孩说:“你在这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说完的就翻过桥栏杆顺着扶向下而去,等女孩反应过来我要做什么大喊着危险让我上来时,我已经下到了一半的位置。我向女孩挥手说:“你放心,我没事的!”
  女孩关心的神情溢于言表,让我的心暖暖的,同时我也加快了下梯的速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那朵小黄花的旁边,但是小黄花离扶梯的距离比较远,我努力地伸了几次手也没够到。
  于是我调整了一下身体的位置,一手抓牢钢筋扶手,探出身子一手努力地向小黄花伸去。这时意外发生了,我抓着的钢筋扶手可能是年久修承受不住我的重量了,一下子从混凝土中脱槽而去,我的身体便急速地掉进了滚滚的河水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03: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遇刺

  在通往洛阳的山道上,一队盔明甲亮的御林军旗帜鲜明队伍整齐地行进着。这支御林军大约有1000多人,前面开道是300骑兵,中间有400步兵,断后的还有300骑兵。步兵中间有20多辆豪华的马车,正中一辆24匹马拉的是超大型的马车,就像一座小型宫殿一样,车身全部是用金**的绸缎包裹,每侧开有四个车窗,**的窗帘紧紧挡住车厢内的内容。漆黑弓形的车顶被金**的厚布盖住,车厢顶部的围沿是一圈金黄、绿色、蓝色、红色、紫色串起来的流苏,随着马车的行进而来回甩出了许多花样。
  车厢内一共是前后三进的房间,通过第一进和第二进两个房间后才能到达最后一进的房间,而最后一进的房间也是最大最豪华的,靠里是一张可供四、五人同时休息的龙塌,被褥全是金黄以的绫罗绸缎制成,龙塌四周是从顶垂到地面的床帘,里面是白色的纱帘,外面是深绿色绣着金龙的厚帘。两侧窗口前各放着一张可供三、四人同坐的巨大座椅,座椅前是长方形的茶桌,茶桌上摆放着各种水果和各式精巧的糕点。靠门一旁是一张书桌,上面摆满了奏折和一些书籍。
  此时,唐太宗李世民正坐在书桌前一边看着奏折一边手指轻轻地敲着书桌思索着。长孙皇后躺在龙塌上假寐着。
  第二进房间里坐着八名宫女,房间里各种物品应有尽有,她们是侍候皇上和皇后起居生活的,她们随时静听着里间的动静,如果有需要会立即听从招唤的。
  第一进房间里八名身穿黑袍的太监,太监总管纪太博也在其中,如果皇上有事,一般是通过第二进房间的宫女传话,所以他们是比较清闲和放松的。
  李世民把奏折放在书桌上,缓步走到车窗前,拉起窗帘向外望去。季节虽然已经到了初秋,但两侧山上依然青翠,山坡的青草地上更是夹杂着红黄蓝白各色的野花,不禁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李世民伸了一下腰身后,回到书桌前,又看了一遍刚才的奏折后,心里便有了决定,拿起毛笔便要批阅奏折,笔尖即将落到奏折上时又停了下来,想了想,放下笔向外间喊道:“照儿,你过来一下。”外间的宫女照儿听到皇上的叫自己后,立即进到里间,跪在李世民的面前道:“皇上叫奴婢不知有何吩咐?”李世民一把拉起照儿说:“你看看这个奏折,这个平阳太守王世泽也欺朕太甚,因为洪灾的蝗灾朕已经连续三年免了平阳的皇税,可他居然又上奏说今年平阳受了旱灾,还要让朕免平阳的一年皇税,你说说,朕岂能再给他免税。”
  照儿今年16岁,身穿粉色宫衣,白裙拖地,明眉晧齿,肌肤白脂如玉,美的像不食人间香火的仙子。她14岁时便入选宫中,被封为“才人”。入宫之后,照儿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美如天仙,颇得李世民的欢心,遂赐号“媚娘”。时间久了,李世民又发现照儿学识广博,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的宫女,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样便使照儿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国家大事,并能为李世民处理朝政提出一些有见解的意见,所以李世民在处理一些朝政的问题时就会问一下照儿。
  照儿接过李世民递来的奏折,慢慢地看了起来。看完后,看了一眼一脸笑容的李世民,坚定地说:“我看皇上应该再免平阳的一年皇税!”
  李世民惊奇地哦了一声,问:“为什么呢?”
  照儿说:“皇上此次巡视的时候到过平阳,虽然说今年平阳的旱灾并不十分严重,按理说不应该免税。但是连续三年的灾害早以使平阳元气大伤,再加上连年的战争使平阳损毁严重,平阳急需发展和建设。现在举国盛世,国富民强,平阳的那点皇税对皇上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可对平阳百姓来说却是甘露。如果皇上免了平阳的皇税,不仅会让平阳的百姓感到皇恩浩荡,也会促进平阳的经济发展,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李世民听后不禁连连点头,轻抚着照儿的头称赞道:“照儿是越来越有见解了,和朕想到一起了,如果你是一个男儿,朕定会重用你的!”
  “皇上,照儿的见识十分粗浅,也就是那么随口一说,让皇上见笑了。照儿不想是什么男儿之身,照儿这辈子只想侍候好皇上。”
  李世民听罢哈哈大笑,拍拍照儿的后背说:“照儿你出去休息吧,朕也有些累了,休息一会儿。”
  队伍不停地向前行进着,太宗李世民的坐驾两旁有16名骑着马一身短打扮的帖身护卫。这些护卫看似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都是千挑万选的一流高手。护卫总管秦风靠近太宗李世民的坐驾一旁,十分警惕地观察四周的动静。
  秦风今年只18岁,穿着一身白衣,腰悬宝剑,生得剑眉星目,异常俊美。虽然他是众护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凭着机敏的头脑和高人一等的武功,在众护卫中脱颖而出,成为皇上帖身护卫的总管。李世民对他非常信任,每次出行的时候都把他带在身边,虽然也遇到过几次麻烦,都被秦风轻松地化解了,保证的皇上的安全。
  这时队伍行至一处道路十分狭窄的山谷之中,路宽仅能使一辆马车通过,道路两旁是浓密的树林,风一吹树叶哗哗作响。御林军首领龙元昌见这里地势险要,怕皇上出危险,便让前面的队伍六行变三行,骑着马来回催促着队伍急速前进。
  在经过山谷转弯处的密林时,马上的秦风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杀气向自己压来,他暗道一声不好,拔出宝剑大喊一声:“有刺客,保护好皇上!”
  他的话音未落,道两旁的密林中一阵乱箭飞出,霎时一排禁卫军就中箭倒地。秦风一边用拔挡着乱箭,一边靠近皇上的坐驾守护着。
  乱箭过后,从密林冲出一百多名手持刀枪的黑衣蒙面人,他们分成三队,一队迎向前面的御林军,一队冲向后面的御林军,中间的一队直接扑向皇上的坐驾。看来这是一次有组织的精心谋划的刺杀行动。
  中间这队黑衣蒙面人都是一流的高手,几个照面就解决掉了外围的御林军,杀了过来,秦风率领着帖身护卫迎了上去,与黑衣人杀在了一起。
  前面的御林军首领龙元昌发现有人行刺皇上后,率领着队伍向后杀来护驾。后面的队伍也向前冲杀欲前来保护皇上。可是由于山谷间地势险峻,道路狭窄,前后各一队的黑衣人阻在道路中间,再加上武功高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役之势。御林军虽然平时训练有素,官兵各个勇猛,如果上来围攻,这些黑衣人绝对挺不了多久,可是由于山路狭窄,根本形成不了围攻的局面,只能是面对面的单兵较量,这样,武功高强的黑衣人就占据了绝对优势,前面的御林军的官兵冲上来一批倒下一批,后面的官兵却有劲使不上,在那干着急靠不上前。
  秦风与众护卫与中间的黑衣人已经杀到白热化的程度。16名护卫已经倒下了8个,黑衣人也倒下了10多人,还有20多个猛烈地围攻着秦风等8个护卫。
  秦风一剑刺死一名黑衣人后,又挥剑向另一名黑衣人冲去。那名黑衣人挥刀迎上秦风,刀剑相交,震得秦风手臂发麻后了两步,黑衣人也没被震退了两步。秦风知道遇到对手了,于是身体不退反进,一剑快速地刺向对方的咽喉。黑衣人转身避过剑锋,一刀劈向秦风的左肋,两人你来我往缠斗在一起。这时又有一名黑衣人杀向了秦风,秦风的压力顿时倍增,处于下风。
  现在的护卫加上秦风只剩4人,黑衣人却有10多人,他们一面缠住秦风4人猛攻着,一面向皇上的坐驾冲去。前后两面的禁卫军虽然取得的优势,杀得黑衣人死伤过半,但剩的黑衣人还在拼死支撑着,一时半会禁卫军还是冲不过来,情况十分危急。
  秦风看到一名黑衣人已经跳到车辕之上,情急之下,他一剑挥开自己面前的黑衣人,顾不上自己门户大开,飞身刺向车辕上的黑衣人。在他刺中那名黑衣人的同时,自己的后背也被跟进的黑衣人划开一道口子,接着又被旁边冲来的黑衣人一掌击中肩头。秦风被击得口吐鲜血倒在了地上。
  黑衣人顾不上追杀秦风,而是先后跳上车辕向李世民的坐驾内冲去。
  三名黑衣人冲进去的快,出来的更快。但他们飞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死人了。这时,李世民提着剑从坐驾内走了出来,剑尖上的血还在不住的往下滴淌,和他一起走出来的照儿紧紧地站在李世民的身旁,脸上没有一丝惧色。
  秦风挣扎地站了起来,此时众护卫已经损失殆尽,只剩秦风一人,而剩下的三名黑衣人又疯狂冲了上来。一名黑衣人一刀砍向秦风,另两名黑衣人冲向李世民。
  秦风看着黑衣人砍向自己的一刀并不拦挡,而是不要命地一剑刺向黑衣人,黑衣人看着秦风这拼命的打法时,愣了一下,就是这愣的功夫,秦风的剑已经刺穿了黑衣人的喉咙,黑衣人的刀在距离秦风的头还有一寸时,静止不动了,然后慢慢掉在了地上。
  冲向李世民的两个黑衣人的刀剑挥出的时候,只见白光一闪,他们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们两人的喉咙已经李世民的剑划开,慢慢地倒了下去。
  这时,两面的御林军也冲破了黑衣人的防线,向李世民跑了过来。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
  “嘣”一声轻响,一道白光像闪电一样射向了李世民!
  秦风顾不得多想,一纵身就挡在李世民的前面。照儿的反应也很快,与秦风同时挡在李世民的身前。
  一支力道强劲的银箭射穿了秦风的胸部后,又射进了照儿的前胸才停住。秦风不相信地回头看着还在照儿胸上颤动的银箭,然后慢慢地倒了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03: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重生

  轰”地一声巨响,我立即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过了不知多久,我的身体突然飘了起来,飘浮在大柳河畔的上空。
  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会飞了?我一下就有点蒙了。低头看到下面的情景时,我的思想才逐渐恢复过来。只见吊桥上围满了人,女孩在众人的安慰中仍然大哭不止,并一边哭一边说着什么。吊桥下的河床上也围满了人,河面上有两只橡皮舟来回划动,舟上的人在河里寻找着什么。我一下子想起是自己刚才掉河里了,一股巨大的恐惧爬上了我的心头。难道是我已经死了吗?我有些不相信地伸出手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一点疼痛的感觉都没有,完了,我确实死了!
  不一会儿,打捞的人把我的尸体从河中捞了出来,送到河床上放好,我发现我的手中还紧紧地握着那朵小黄花,脸上满是安然的笑容。
  当我想过去看看女孩时,河边刮起了大风,一下子把吹得又飘了起来,而且越飘越远,我想控制一下自己的身体的,可怎么也控制不住,我知道我是应该走了。
  当我想最后看一眼梅河口这座生我养我城市时,一阵狂风吹过,立时将我吹进了无边无际黑暗的深渊……
  在黑暗中我根本没时间的概念,也许是回到了多年以后,也可能是回到了多年以前。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并没有像正常的人死后去了阴间,而是漫无目的的飘流。
  在我一觉醒来的时候,黑暗消失了,我发现我躺在一处山谷中的树梢上,而且正好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
  我十分好奇,于是就飘过去观望。发现一大队古代打扮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在山谷中行进着,那排场就像电影中的皇帝出行一样。队伍的前面是骑兵,主将的旗帜上绣着一个大大的龙字,中间是步兵,后面还是骑兵,但在步兵的中间有二十多辆豪华的马车。我想这可能是拍电影吧,就跟在队伍的后面观望,一直跟到那个转弯的山谷中,一群黑衣人冲出袭击这支队伍,真刀真枪地杀人时,我才发现这根本不什么拍电影,而是残酷的现实。
  这是什么朝代,这些人都是什么人?我一时间糊涂了,怎么也弄不明白。于是我飘在战场的上空,来回地查看,欣赏着这我从来也没有经历的战斗。
  看了一会儿,我终于发现黑衣人的目标是坐在那辆最大最豪华的马车里的人,而守护人员却拼死地保护着马车。保护马车的人一个个地倒了下去,黑衣人也一个个地死在了当场。这血腥味熏得我有点要呕吐感觉,我赶忙飘到路的树上,离战场远一些。这时我发现一个黑衣人骑坐在树杈上,手里握到一张巨大的弓,一动不动地盯着那辆马车。
  这个黑衣人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来到他身前仔细地观察着他,由于他用黑巾蒙着面,我看不清他的长相,但看着他那发白的眉毛和満是皱纹的额头,知道这个人的年龄不小了。当我对上他那寒光闪亮的眼睛时,心中一颤,一种极度的恐惧感立即传遍了我的全身。
  这时他从背后抽出一支银色的箭搭在弓上,然后就拉満了弓。那银色的箭发出银色的光芒,立即晃得我睁不开眼睛,头脑中更是眩晕。我暗道不好,转身就跑。
  这时,“嘣”的一声弓响,我看那个浑身是血的护卫闪身到挡在身穿黄袍人的前面,黄袍人身旁那个极美的女孩也同时挡在了他的身前。
  那支闪着光芒的银箭的箭头穿过我的身体,把我挂在箭尾的羽毛上,闪电般发飞向那个浑身是血的护卫,银箭穿过护卫的身体时,把我留在了他的身体里,巨大的冲力使我“轰”地一下昏了过去。
  我醒来的时候感觉口干舌裂,四肢无力,浑身像散了架子一样疼痛难忍。我想睁开眼睛看看,可我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萧太医,秦护卫的伤势怎么样了?”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回皇上,秦护卫已经昏迷15天了,如果这两天他还不能醒过来,那恐怕就没治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回到。
  “萧太医,如果不是秦护卫舍死为朕挡住那一箭,躺在这里的可能就是朕。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把秦护卫救过来,否则……”说到这,那个声音停了下来,然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皇上,一般的人如果被一箭穿心而过,定然必死无疑,可秦护卫竟然没有死,虽然他现在还没有醒过来,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我想是老天垂怜他吧,秦护卫一定会挺过来的。”
  那个被称为皇上的人又叹了口气说:“但愿如此吧。”他又接着问道:“照儿的伤势怎么样了?”
  萧太医说:“照儿的伤已经没有大碍了,她中箭不深,现在伤口已经愈合了,再休养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皇上说:“我一会儿过去看看她。”
  这时,我感觉体力了恢复了一些,想动一下手脚,但没有成功,又努力地想睁开眼睛,在我不断的坚持下,眼皮动了动,终于慢慢地睁开了。
  萧太医看到我睁开眼睛后,惊喜地喊到:“皇上,皇上,秦护卫醒过来了。”
  “是吗。”皇上来到我身边喊道:“秦护卫,秦护卫,你能听到朕说话吗?”我感觉到皇上身边还有一个人和他一起来到我身边的,但是那个人并没有出声。
  我口渴的十分厉害,喉咙滚动着想说水,可发出来的声音却是一个“嗯”字。
  皇上听到我的声音后,高兴地对身边的那个人说:“皇后,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秦护卫能死里逃生,这真是朕之大幸啊!”
  皇后说:“是啊,皇上,秦风这孩子能活过来真是太好了,这孩子我平时就十分喜欢,如果换成别的护卫我一时还不习惯呢。”
  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终于喊出了:水、水、水。
  皇上一听我喊水,急说到:“萧太医,快去拿水。”这时我的眼睛已经适应了光线,眼前的人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被称为皇上的人蹲在我的床前,手扶着床沿关心地看着我。他头戴金冠,身穿皇袍,天庭饱满,大眼浓眉,威严中带着慈祥,从长相上看年龄不会超过40岁。他身边的皇后头发高高挽起,上面插着凤饰,细眉明目,肤色嫩白,再加上一袭白衣,美得让人眩目。
  这时我心中的想法是:我这是在哪,这个皇上是谁,皇后又是谁?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百思不得其解。此时萧太医已经端过来水了,皇上说:“萧太医,把水给朕,朕要亲自给秦护卫喂水。”说着,接过萧太医手中水碗,一勺一勺地喂我。
  我喝完一大碗水后,渐渐地有些力气了,说:“谢皇上恩典。”然后挣扎着准备起身。皇上见我这样,可能是想我要起来给他施礼,就一把将我按在床上说:“秦护卫,不要动,这个礼就免了,你刚醒过来身体很虚,在这里好好静养,过些时日朕再过来看你。”又转过身对萧太医说:“萧太医,一定要照顾好秦护卫,让他早日回到朕的身边。”说完就起身和皇后一起向外走去。
  等萧太医送完皇上皇后回来时,我的思维已经很清楚了,也明白了我是借这秦护卫的身体重生了,可这秦护卫的思想和记忆在我脑子里非常模糊,只有和一个孩子在山坡上抓兔子的影像闪来闪去,其它的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想可能是当时这个秦护卫受伤太重,要恢复他的忘记还得一段时间。因为我急于想弄清楚我身处什么年代,于是就问萧太医:“萧太医,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萧太医说:“秦护卫,现在先时刚过。”我说:“萧太医,我不是问这个,我想问的是现在是哪年哪月哪日的时候。”萧太医“啊”了一声说“秦护卫你问的是这个啊,现在是贞观十三年八月十八,在八月初三那天你保护皇上受了箭伤,至今你已经昏迷整整十五天了。”
  听到萧太医说到这里,我不禁十分惊讶。我在心里把时间理顺了一下,贞观十三年应该是唐贞观年号,也就是公元639年,也就是说,刚才那个皇上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应该是长孙皇后,看看我躺在这屋子里摆设的各种药罐,这里应该是皇宫内的太医房。
  由于这个秦护卫的记忆还没有在我的头脑中复苏,我怕再和萧太医说下去露出马脚,于是就装做很累的样子对他说:“萧太医,我现在很累,脑子也很乱,我想睡一会儿。”
  萧太医十分清楚我受的这样伤,能只住命已经是天大的奇迹了,如果想恢复过来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需要多休息,多补养。于是萧太医说:“秦护卫,睡吧,你需要多休息的,等你睡醒后我再给你熬些参汤喝。”说完为我掖了掖身上被,便到里屋去了。
  在萧太医的精心调养下,我的身体恢复的很快,已经能下床扶着墙壁慢慢地走动了,同时,秦护卫的记忆也在我脑子里苏醒过来,我知道我现在的名字叫秦风,和我原来曲风的名字差一个字,是唐太宗李世民帖身护卫的总管,主要的职责就是保护皇上的安全。得知这些后,我是即喜又忧。喜的是我可以重新活一回了,而且还是身处皇上帖身护卫总管这样重要的位置,和重生前的一个小平民比是天地之差。忧的是,我再也不能回到从前的世界了,这里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电影电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还不得把多憋死呀!
  这时,我听到外面高声喊道:“皇上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03: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初识照儿

  听到皇上驾到的声音,萧太医急忙从内室出来跪倒在地迎接皇上,我也跪在床的旁边。
  太监总管纪太博在前面引路,后面是皇上、皇后和一名绝美的宫女。皇上看到我和萧太医跪在地上迎接时,于是说:“两位爱卿快快免礼。”然后又走到我的面前说:“秦护卫,快上床休息,你现在的身体还很虚,一定要少动多休养。”在皇上的搀扶下,我上床躺下休息,并举手施礼说:“多谢皇上的厚爱,臣万死也不能报答皇上对臣的知遇之恩!”
  太宗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然后招呼身后的皇后说:“皇后,照儿,朕说得没错吧,你们看,秦护卫短短几天的功夫就已经能下地行走了,加以时日的话,一定又是一个生龙活虎无敌护卫了!”
  长孙皇后连声说:“是啊,是啊,才短短几天呀,秦护卫就恢复的这么好,真是没想到啊。”然后又对我说:“秦护卫,你一定好好休息,早日养好身体好为皇上效力。”
  我感动地说:“臣恢复得这么快全是托皇上的洪福,请皇后放心,臣一定静心休养,早日为为皇上尽衷报效,就是让臣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
  这时站在皇后身边的绝美宫女开口说话了:“秦将军真是勇猛啊,让照儿很是佩服,那日秦将军舍死与黑衣人拼杀的情景让照儿至今也无法忘记,皇上真是洪福齐天啊!”
  面对如此美丽的照儿,我一时间有些发呆,眼睛愣愣地看着她。现在秦风的思想和记忆已经完全和我的融合到一起,已经分不清彼此了,可以说现在全是我的思想和记忆了。说实话,我在给皇上做帖身护卫的两年多时间里,整天不离皇上左右,看见过的嫔妃宫女数不胜数,个个都长得貌美如花,可看到照儿如此美的还是第一次。那天与黑衣人拼杀时,一心想着的是保护皇上,并没有留意与皇上一起出来宫女的模样,当时只是感觉那个宫女比较勇敢,在那样的情况下还面无惧色。
  太宗李世民看到我呆呆的样子,以为我看美女看傻了,并不知道我心中转了这么多的想法。轻咳了一声说:“秦护卫,朕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在御书房给朕侍候文墨的武才人,朕平时称呼她的小名照儿,别看照儿年纪小,却博学多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可都是很有造诣的,朕甚是喜爱。朕那天遇刺,秦护卫你拼死挡住射向朕的那一箭,照儿也是舍死挡在朕的身前,那一箭的力道真是强劲,射穿了你的身体后又射中了照儿的胸部,经过你的阻挡后射在照儿身上时那箭就没什么力了,只是寸许深的伤口,现在她已经完全好了。如果不是你们二人为朕挡住这一箭,可能就让那些乱臣贼子得手了。”太宗李世民说完,向照儿一招手说:“照儿,过来见过秦护卫。”
  照儿向前一步对我施个万福道:“秦将军好,照儿这厢有礼了。”
  我听到这里不由心中一动,贞观一十三年?武才人?武照?她不就是控制唐朝政权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上唯一称帝的女皇武则天吗。现在她一定不会想到自己十几年后能成为皇后,更不会想到会成为傲视天下的一代女皇。我暗想,反正我也是回不去我那个年代了,既然命运选择了让我在唐代生活,我就要想方设法活得更好,如果能抓住武则天这样的大靠山,何愁今后不发达呢!
  想到这儿,我赶忙举手还礼道:“不敢,不敢,秦风见过武才人,秦风只是一介武夫,是个粗人,武才人学识渊博,博古通今,诗词歌赋,文理书法样样精通,皇上能得到这样的人才真是国之大幸啊。”我让毫不犹豫把第一顶高帽送了过去。
  照儿听了我这奉承话不由的脸一红,但还是三分高兴地接受了。女人都喜欢别人夸奖她,就是日后武则天当上了皇帝也不例外。照儿说:“秦将军过奖了,我之所以能学到这一点点的知识,全是皇上皇后的恩典。”
  太宗李世民听到这笑哈哈地说:“照儿今天怎么谦虚上了呢,平时在御书房为朕侍候文墨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啊,有时候朕都辩论不过你啊。”
  照儿娇嗔地说了一声“皇上!”然后就红着脸退到了长孙皇后的身后。
  皇后笑着说:“皇上,你就放过照儿吧。”转过身轻抚了一下照的头发。太宗李世民看着皇后和照儿微笑不语。长孙皇后又对我说:“秦护卫的伤势虽然恢复得很快,但我看你的身体还相当的虚弱,需要多补一补,这样吧……”说到这儿,她转身对太监总管纪太博说道:“纪总管,你去将突厥国使臣送给哀家的长白山参和胡国送来的天山雪莲给秦护卫送来。”
  太监总管纪太博向皇后一拱手说:“是,皇后。”然后就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我一听皇后要把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送给我,不由的心中暗喜。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是稀有的名贵补品,在中原难得一见。如果是一般的人吃了,只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但是对我这样习武之人来说,却是梦眛以求的,以我现在的武功水平,吃一样就可以提高十几年的功力,两样都吃就可能让我打通任督二脉,跻身绝顶高手的行列。虽然心中十分想要,也知道皇后说出话一定是不会收回去的。但表面上我不得不推托一下:“皇后对臣的恩典臣不能接受,那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都是世间宝物,是有灵气的,只有皇上和皇后这样的天命真龙真凤能享受得了,如果送给臣那真是暴殄天物了。”
  长孙皇后说:“秦护卫,你就不要推托了,你是为保护皇上才受的这么重的伤,虽然这东西难得一见,但和皇上的安全比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你有资格享受它。”
  长孙皇后见我还要说什么,就又说道:“秦护卫,你也不要推托了,这是哀家的意思,就这么决定了。”
  我心中狂喜,但不得不装做诚惶诚恐的样子,爬起来下床跪在地上给皇后磕了一头道:“谢皇后恩典!”
  太宗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表示对皇后这么做十分满意,然后背着手在太医房一边踱步一边观察着。看了一会儿他向萧太医问道:“萧太医,秦护卫的伤势恢复到什么程度了?”
  萧太医一弓身,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回皇上,秦护卫伤势已经基本痊愈了,十一道伤口也全部愈合,只是秦护卫受的内外伤十分严重,需要调养一段时间才行。”
  太宗李世民“哦”了一声,一边踱着步一边说:“朕刚才看了一下,你这太医房是治伤的地方,如果养伤朕看这里的环境不太适合,既然秦护卫的伤已经不需要治只需要养了,不如就给秦护卫换个环境调养,萧太医,你看什么样的环境适合秦护卫调养呢?”
  萧太医说:“回皇上,如果说适合调养地方当然是有山有水风景怡人的地方了,在这样的地方养生会让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太宗李世民说了一声“是吗”又来回走了几步沉思了一会儿说:“皇后,朕看不如这样吧,就让秦护卫到天颐园休养吧,那里山水如画,景色怡人,是个休养的好地方。”
  长孙皇后说:“好,就按皇上的意思办。”
  我知道天颐园是皇宫里景色最美的地方,什么北湖园、金河园和东花园和天颐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每到盛夏,皇上和皇后都会到那里住上一段时间,是皇宫里的避暑胜地。现在虽然已是秋季,但那里鲜花还是长开不败,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休养的好地方。
  太宗李世民看一眼萧太医说:“传朕的旨意,秦护卫从明日起到天颐园休养,一切休养的事宜由萧太医安排,不得有误。”
  萧太医跪磕了一头道:“是,皇上,臣会尽心办好秦护卫的休养的事宜,决不会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太宗李世民对萧太医满意地点了点头,回头看了一眼照儿说:“照儿,朕决定沠你到天颐园侍候秦护卫,秦护卫养伤期间起居生活由你全权负责。”
  “是,皇上。”照儿的回答是乎有点不情愿,但我的心里却是乐翻了天,心中暗道:这真是天助我也!自从我心中决定要抓住武则天这个大靠山后,我还想着如何才能接近她呢,她所在的御书房是我无法接近的地方,虽然我是皇上的帖身护卫总管,但也只皇上上朝议事和出行时我才跟随保护皇上,平时如果皇上不传我,我根本连皇上的寝宫都接近不了,就是到了寝宫也是站在门外等候,然后护送皇上去议事大殿。这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皇上的一句话,把我所有的难题迎刃而解。
  皇宫整个的保卫工作是很有讲究和规矩的。负责整个皇宫保卫的是禁卫军,共有一万人,主要负责皇宫的外围保护任务,外城由八千人保护,内城由二千人保护。皇宫的保卫并不像现代人所想的那样到处是官兵,而是外紧内松,从皇宫的外城到内城中间有一道隔离带,夜晚的巡逻也主要是在隔离带里。进了内城之后就没有禁卫军队了,是由我们这些护卫负责保护,但皇上的寝宫和皇后、嫔妃寝宫所在的内宫区是绝对不允许我们进入的,我们只能在外面巡夜,内宫区由太监部门负责。
  皇上说的话就是真理,任何人都不能反驳的,就是想客气一下也不行。于是我急忙跪倒在地,连磕了三个响头,大声道:“谢主隆恩!”我这边说着谢主隆恩,可心里想却是:从明天开始我就会和照儿整天在一起了,我的机会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03: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意外惊喜 (上)

  天颐园的面积之大是常人难以想像的,它占据了整个皇城总面积四分之一,是在玉栾山和天颐湖的自然景观的基本上修建而成的,总面积到达到三千多公顷。玉栾山的主峰上是皇家祭天之所龙坛,山腰处修建了一个小型宫殿群。有皇上避暑用的养心殿,有皇后和嫔妃用的仪心宫、德仁殿等。山门旁是龙坛藏经阁,里面藏有皇家祭天用的各种经文、各种佛经等。用花岗岩石修建面成的宽阔甬道和台阶一直由山门延伸到山顶。山门外是碧波荡漾的天颐湖,一座十三孔的石桥在水面上穿过,直接通往天颐园的大门。湖心岛中央是一座三层高的凉亭,一道九曲十八弯的小桥将湖心岛与岸边的青石路相连,青石四通八达把天颐园整个的山水连在了一起。
  我来天颐园养伤住的地方成了问题,天颐园山好水好可住的地方却很少,大多的建筑都是观赏性质的,能住的地方只有山腰那小型的宫殿群,可皇上的养心殿我不能住,皇后嫔妃的宫殿我更不能住,最后,太监总管纪太博只好把我安排到了龙坛藏经阁的东厢房。东厢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间正房和一间卧房,外加一间书房,西厢房的格局基本和东厢房一样,那里住着的是一位负责经书整理和抄写经文老和尚。正厅房里,四周摆満了书架子,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经书。
  藏经阁二楼与一楼相同,不同的只是经书而已。
  我搬到藏经阁住的同时,照儿也搬了过来,住在二楼的西厢房,和她一起过来的还有两名宫女,住在了东厢房。我的起居生活主要是由这两名宫女负责,照儿只负责安排我的休养事物及指挥这两名宫女做事,一天清闲得很。
  我到这里的两天之中,一次也没有见到照儿,穿衣吃饭打扫房间卫生等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两名宫女做的,就是我想吃什么,有什么要求也是由这两名宫女传达操办的。我想了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照儿是谁呀?她是未来的武则天啊!她的准则是一切向上看,一切向权看,以她的心机怎么会搭理一个在她眼只是一勇之夫的秦风呢。皇上让她来照顾我,她不得以而为之,由于我原因让她离开皇上身边,她的心理不定怎么恨我呢。她需要是皇上的宠爱,皇上的肯定,皇上的赞美,以实现她那不断膨胀的野心。
  我相信好事不怕晚这个道理,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以照儿现在的心理状态,我现在就急于接她近不会有好效果的,而且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把正还有的是时间,我先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再说,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
  两天当中我虽然只和那个抄经文的老和尚接触过一次,但对他的印象很深。老和尚头上有八个戒疤,长长的三缕全白的胡须,连眉毛都是全白的,目光炯炯有神,看不出有多大年龄,只是感觉很老。我住进藏经阁的第一天傍晚,实在有些无聊就顺手拿了本经书观看,这个时候老和尚走过来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对我说:“善哉,善哉,秦施主对佛经也有研究?”
  我连忙还礼道:“大师好,我对佛经没什么研究,只是喜欢读的。”对着老和尚看我炯炯闪亮的目光,我没好意说我是实在无聊才翻翻的。
  听我这么说,老和尚的目光一点一点地暗淡下去了。老和尚想了一下又说:“既然喜欢也是与我佛有缘啊!”
  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与老和尚纠缠下去,就敷衍地说:“是啊,是啊,还望大师指点。”然后话题一转说:“敢问大师如何称呼?”
  “老纳法号玄空,秦施主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可以直接去找老纳。”玄空看我转移了话题,就没多说什么,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由于我开始运功疗伤,身体恢复得很快,不到五天就可以行走自如了。看看皇后送给我的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我想是该用这些宝贝的时候了。虽然我知道这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能增加的功力,甚至可能打通我的任督二脉,但我却不知道怎么服用,总不能放嘴里嚼巴嚼巴吃了吧,只能找萧太医问一下了。
  我已经能自如行走这事谁也不知道,那两个宫女在的时候我装作很虚弱,目的就是能在这里多养一些时间,为接近照儿创造条件。昨天照儿过来看了我一下,询问了一下我身体的情况,并问我有什么需要,虽然只说了几句就走了,但从不见我到能过来看我一下的情况里,我感觉到了她内心微妙的变化。所以我非常需要时间,能拖一天算一天,于是,我找来一个宫女让她把萧太医请来。
  萧太医例行地检查了一下我身体的状况后说:“秦护卫你恢复的不错,比我想像中要快一些。现在已经不需要用药了,补养上去就行了。”
  我真诚地说:“我要感谢萧太医的救命之恩,您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没有你萧太医就没有我秦风的今天。”说罢我跪在地上向萧太医深施一礼。
  萧太医忙将我扶了起来说:“秦护卫言重了,你受了那么重的伤能活过来,其实没我什么功劳,一定是你前世积了大德才有今天的造化,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事,所以你不必太在意了。”
  萧太医一看我还想说什么,就一摆手说:“秦护卫,你不用再说什么了。对了,你今天找我来有什么事吗?”
  我一看萧太医不让我再说感谢什么的了,想一想就没有再说,看萧太医问起我找他的事,就回答说:“萧太医你也知道,皇后送我了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我看我现在身体状况不错,想把它们服用了,以尽快恢我的身体,但我不知道怎么服用效果会更好些,所以找你来问问。”
  萧太医说:“服用这样的珍贵之物是十分有讲究的,如果服用不当,连一成的效果都达不到,特别是对你这样习武之人,讲究就更多了。”
  萧太医看一眼我渴望的的眼神接着说:“要想让这两种神物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要把长白山参切成薄片,分成三份,把天山雪莲从花的根部向上切开,也分成三份,每天煮食用一份,连续三天用完,需要用玄铁之锅文火慢煮两个时辰,服用时先将参片和雪莲花瓣嚼烂食用,然后将汤汁喝下。”
  看着我不住点头的样子,萧太医又说:“你们习武的人讲究的是采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这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也是汲取了天地之灵气的神物,所以你必须在每天的丑时服用,然后运功三周天,这样不但对你的身体有好处,而且还能迅速提升你的功力,我看秦护卫是因祸得福啊!”
  我一听服用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还有这么多的说道,不仅对萧太医十分佩服,连连地说道:“多谢太医指点,多谢太医指点!”
  萧太医说:“秦护卫,不如这样吧,这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就由老夫亲自为你煮熬,每天按时给你送来服用,你看如何?”
  我向萧太医一辑到地,说:“那真太感谢太医了。”
  萧太医说:“秦护卫不必客气,这样的神物别人侍弄我还不放心呢。说完,拿着我递给他的长白山参和天山雪莲向外走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霸气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霸气网游公会 ( 蜀ICP备18016790号-3 )

GMT+8, 2024-12-22 20:57 , Processed in 0.07999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